生猪

猪周期定律“失灵”了吗?秦英林:猪周期谁也回避不了

文章主要讨论了猪周期这一经济现象,包括其定义、阶段以及影响因素。文章提到,猪周期是由猪肉供需不平衡导致的价格周期性变化,自2003年以来中国生猪价格共经历了四轮猪周期。然而,由于非洲猪瘟等外部因素和生猪产业规模化的影响,猪周期定律在现今市场已显失灵。因此,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新的社会环境变量、产业变革趋势、金融属性以及头部企业的影响等,以更准确地把握生猪市场的阶段性变化。同时,文章也对比了中国和美国的生猪市场,指出中国生猪市场的规模化率和成本差距较大,而美国生猪市场已进入成熟期。在投资方面,文章

生猪养殖进入全行业盈利期!预计6月猪价或高位震荡

今年全国猪价呈震荡反弹走势,生猪价格及猪肉价格均有所上涨。二育需求与屠企争抢猪源推动价格上涨,饲料成本较低,养殖户涨价惜售情绪高涨。但由于终端对高价肉抵触较大,加之二育需求降温,预计猪价涨势将开始放缓,猪价回调几率逐步提高。下半年全国猪价预计将进入季节性上涨通道,生猪市场供需关系将进一步改善。

猪价上涨+成本下降 多家猪企二季度大幅“回血”

随着二季度生猪市场价格上涨,多家上市猪企如牧原股份、新希望等实现扭亏为盈,但行业是否迎来周期性反转,企业持谨慎乐观态度,强调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未来养猪行业可能处于供需弱平衡、低盈利状态。

养猪技术20项细节,值得收藏!!!

本文详细介绍了养猪过程中常见的技术细节和误区,包括正确的体温测量方法、生物安全措施、合理的药物使用、疫苗接种技巧等。通过这些细节的讲解,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效率,避免常见错误,确保猪群健康和生产效益。文章还特别强调了正确使用体温表、消毒设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避免因不当操作导致的免疫失败等问题。

狂涨不止!期货市场起飞,25地“涨疯了”!重磅!两会聚焦:人大代表提出了哪些生猪提案?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就生猪产业提出建议。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提出加快推进异种器官移植研究;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张莉强调推动中兽医药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重庆琪金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其鑫关注地方猪保种育种与发展及畜牧业智能化转型。同时,截至3月11日,国内生猪价格呈现上涨态势,但市场对后续走势存在分歧,供应端收缩和需求端支撑有限成为主要影响因素。

全国生猪均价跌破16元/公斤,春节前猪价仍有短时反弹机会

根据猪易通数据,上周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5.97元/公斤,周环比下跌3.16%,已跌破16元/公斤。展望后市,华西证券认为天气转冷将利好猪肉消费,且近期猪价持续下跌促使部分养殖户提前出栏,春节前猪价有短时反弹机会。农业50ETF(516810)标的指数囊括了生猪养殖、禽养殖、饲料、种业、化肥农药等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其中温氏股份和牧原股份两大生猪养殖龙头的合计权重超30%。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管控成本、防范风险是当下养猪主体特别需要做的

2024年的猪市中,养猪巨头之间的竞争从规模转向了降本增效。本文分析了饲料原料成本下降对养猪成本的影响,并探讨了如何通过多方面措施来控制成本,包括饲料采购、降低死亡摊销和折旧摊销等。同时,文章还强调了防范疫情风险、环保风险及保障资金链安全的重要性,以应对微利时代的挑战。

惊!猪肉进口均价破纪录疯涨!重点关注!豆粕市场强势难挡:天气、关税携手掀起风暴......

2024年12月,我国肉类进口总量为61万吨,较上月增长3万吨,其中猪肉、猪杂碎、牛肉和羊肉的进口表现各有不同。猪肉进口量保持平稳,猪杂碎进口回到正常增长轨道,牛肉进口刷新月度次高,羊肉进口在年底小爆发。文章还分析了对美国部分商品加征关税对豆类和豆粕价格的影响,以及南美天气变化对大豆产量的预期影响。尽管中美贸易关系紧张,但巴西大豆已成主要进口来源,因此对中国大豆供应影响有限。

猪价持续探底!选择二次育肥还是补栏仔猪?

春节假期结束后,猪肉消费进入季节性淡季,导致猪价迅速下跌。但随着部分养殖户进行二次育肥,市场活跃度提升,支撑猪价小幅回升。与此同时,2025年初以来仔猪价格不断攀升,增加了养殖户的补栏成本。面对仔猪价格高位和二次育肥的性价比,养殖户需综合考虑成本、市场需求及未来猪价预期,谨慎决策以应对市场变化。

猪价“3连涨”!2025年猪价:会暴涨或者暴跌吗?猪价走势如何

全国生猪市场价格近期出现意外惊喜,连续涨价后今日涨幅扩大。文章分析了2025年生猪价格的走势,整体趋势为震荡下行,受供给压力和消费需求疲软影响,预计全年均价为14-14.3元/公斤,价格波动区间为13.5-15.2元/公斤。春节前后价格将受到供需变化的影响,需关注产能释放节奏、疫病风险及消费替代效应,建议养殖主体优化成本管理以应对微利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