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我国肉类进口总量为61万吨,较上月增长了3万吨,在年末以“翘尾”收官。12月与1月的62万吨进口量并列2024年的月度前两位,均与赶在春节传统消费高潮来临时集中到货上市有密切关系。猪肉进口表现平稳,猪杂碎进口回到正常增长轨道;牛肉进口再度刷新2024年月度次高;羊肉进口在年底有一个小爆发,但总体而言难及上一年的水平。

对美国部分商品加征10%-15%的关税,但并未涉及豆类,豆粕今日上涨更多为情绪刺激,受到天气炒作与关税预期共振影响,豆粕短期或维持强势运行。

01 12月猪肉进口均价15725元/吨,再度刷新全年纪录!

2024年全年,在4大肉类进口中,只有牛肉及牛杂碎的进口量出现增长,其他3个类别均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跌,在猪肉进口大幅下降的同时,猪杂碎进口却保持了连续增长。

由此可看出,在国内消费量巨大、国内生产供应不足以完全满足需求的产品领域(猪杂碎、牛肉、牛杂碎都属于此类),刚性需求将支撑相关产品的进口长盛不衰。对于猪肉而言,国内的生产基本可以保证市场供应,进口主要是起到了市场调剂作用,当国内产量处于高位时,进口产品的空间较为狭窄。

猪肉进口情况

2024年12月猪肉进口继续保持月度进口量的“标配”——9万吨(过去15个月出现了12次)。全年进口量为107万吨,创下自2017年以来的新低。我国猪肉自给率创下了近年来的最高水平。

12月猪杂碎进口量约11万吨,在上个月意外下滑之后本月又回到了年内的较高月度水平。全年猪杂碎累计进口量约为121万吨,比上年净增了约5万吨,较2022年增加了约11万吨。在没有动物疾病侵袭下的正常年份中,猪杂碎进口实现了稳步增长。进口价格方面,12月猪肉进口均价连续第六个月反弹,15725元/吨的价格再度刷新全年纪录,但相比上月涨势已经明显放缓。预计后期将在国内和主要进口来源地——欧盟等猪价同时回落等的作用下开始回调。

02  关注!受到天气炒作与关税预期共振影响,豆粕短期或维持强势运行

回顾豆粕涨价背景

去年豆粕一直在谷底反复摩擦,在临近春节的前夕,随着美国农业部的一纸报告,使豆粕市场开始蠢蠢欲动。

根据美农报告,美豆的单产被调低,且由于大豆与玉米性价比差距拉大,以及考虑到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对中美贸易引发的不确定性增加,于是2025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预计将降低至少2.4%,这意味着美豆产量将减少。

全球大豆主要主产自于美洲地区,美豆的减少无疑会使市场震荡,而另一边呢,南美的情况也发生了点变化。南美的巴西以及阿根廷受天气影响,大豆的产量预期也出现了许多不确定性。

国内豆粕在这样的背景下便开始有了抬头的迹象,具体表现为豆粕价格开始出现上小幅上涨,从之前的3000元/吨以下开始逐步攀升到3200元/吨上下。

情绪刺激豆粕价格上涨

节后开盘第一天,豆粕(3111, 18.00, 0.58%)高开超2%,日内增仓上行,涨幅超4%。随着中美互加关税,贸易关系紧张化或促使国内外豆系商品表现分化。一方面,作为美国大豆(4521, -21.00, -0.46%)最大的出口市场,国内对美加关税的预期或促使美豆出口下滑,外盘豆系表现承压;另一方面,美国大豆在国内大豆总供给中所占比重在20%附近,加征关税或带来国内大豆进口成本上行预期,内盘豆系价格随之上涨。

南美方面,巴西大豆收割率10%左右,低于上年同期水平。本周巴西中西部将迎来暴雨,大豆收割将变得困难,收割进度或将继续偏慢。阿根廷降雨情况同样不佳,或影响市场对阿根廷的产量预期。受到天气炒作与关税预期共振影响,豆粕短期或维持强势运行。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昨日中方宣布对美国部分商品加征10%-15%的关税,但并未涉及豆类,豆粕今日上涨更多为情绪刺激,需警惕中美贸易关系缓和带来的回调风险。

虽然中美开始互相加征关税,可能后续会波及到大豆,但是从这两年我国进口大豆的占比来看,巴西大豆早已远超美豆,所以即便受中美贸易影响,美豆到港量大减,但对中国进口大豆的供应影响有限。

【版权说明】来自:中国养猪网(编辑:春夕)、综合海关总署、Wind、光大期货研究所、生意社等。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