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混合日粮混合均匀度检测方法(二) 本文主要探讨了全混合日粮混合均匀度检测的关键问题,包括确定样本质量和数量、选择合适的示踪物(如水稻、玉米),考虑其物理特性、易区分性和不影响动物采食等。检测方法涉及示踪物的制备、添加量(2%~4%),在搅拌机内取样(不少于10份,每份300g),通过计算样本中示踪物质的百分比和使用特定公式评估混合均匀度。文章详细介绍了混合均匀度的计算方法,以确保TMR饲料的质量控制。 技术 2023年08月24日 0 点赞 0 评论 294 浏览
酒精阳性乳对牛乳pH值的影响 研究对比了酒精阳性乳和非酒精阳性乳在奶牛隐性乳房炎检测中的表现,发现两者之间的阳性检出率和pH值差异不大,体细胞种类也没有明显变化。这表明酒精阳性乳与乳房炎的关联并非基于这些生理指标,而是强调了它们作为不同临床病症的独立性。隐性乳房炎对酒精阳性乳的影响不显著,可以通过pH值变化来区分这两种状况。 技术 2024年01月25日 0 点赞 0 评论 297 浏览
后备牛的生长标准 本文主要探讨了后备牛的培育,包括其阶段划分、饲养要求和目标,强调了科学饲养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犊牛阶段的生长发育、体重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我国通常将初生后至第一次产犊前的牛视为后备牛,目标是在适宜成本下培育出健康、器官协调发育的牛只,以提高产奶量和奶牛场经济效益。同时,文章指出消化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是犊牛期的关键控制点,特别是肺炎和腹泻,对成活率和后续生产性能有很大影响。 技术 2023年09月27日 0 点赞 0 评论 297 浏览
【养奶牛必看】影响牛奶固有酸度的因素(三) 本研究关注奶牛健康状况对牛奶酸度的影响,包括乳腺炎症导致的酸度变化,以及乳蛋白和乳脂肪含量与酸度的关系。研究发现,乳蛋白含量越高,滴定酸度增加,而乳脂肪与酸度呈正相关,但超过一定范围时酸度会下降。气候因素,尤其是温度变化和非脂固体含量,对牛奶酸度有显著影响。 技术 2024年01月25日 0 点赞 0 评论 299 浏览
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 这篇文章探讨了微生物发酵过程如何通过分解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和碳水化合物,生成有机酸和小分子蛋白质,如氨基酸。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菌的发酵分别产生不同的风味,如酱香味和酸香味,同时提高豆粕的营养价值,减少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粗蛋白质和碱溶蛋白的含量。 技术 2024年03月25日 0 点赞 0 评论 300 浏览
牛乳体细胞含量与pH值的关系 牛乳pH值通常在6.322到7.413之间,与体细胞含量正相关。乳腺炎症和白细胞增加导致体细胞增多,体细胞数量与pH值有明确的关系:正常值6.4-6.6,体细胞20万-50万/mL对应pH6.6-6.8,50万-150万/mL对应6.8-7.0,150万-500万/mL为7.0-7.2,超过500万/mL时pH上升。pH检测能有效简化判断乳房炎,减少因客观因素造成的误判,提高检测的可信度。 技术 2024年01月25日 0 点赞 0 评论 302 浏览
TMR 技术与传统饲喂技术的比较和发展趋势 本文探讨了奶牛和肉牛饲养中精、粗饲料分饲存在的不足,如难以控制精粗饲料比例、干物质摄入量偏少、无法精确配制日粮以及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等问题。文章指出,TMR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这些传统饲喂方法的问题,并介绍了该技术在发达国家的成功应用经验,强调了在我国推广TMR技术以促进奶牛、肉牛饲养业现代化的重要性。 技术 2024年1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04 浏览
膨化技术在反刍动物生产中如何应用? 本文探讨了膨化技术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及其对尿素利用率、过瘤胃蛋白质、饲料成本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发现,膨化玉米能显著提高泌乳奶牛的干物质和淀粉降解率,且不同膨化饲料对奶牛产奶量和乳脂率有不同的影响。此外,膨化日粮对肉牛和犊牛的增重效果也与饲料品种相关。文章还介绍了膨化技术在配合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和发展,并指出了实际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如适宜的工作参数和膨化程度的测定等。 技术 2025年02月21日 0 点赞 0 评论 305 浏览
玉米青贮中黄曲霉毒素超标准备应急预案 当玉米青贮中的黄曲霉毒素B1含量超标时,农场可以采取多种替代策略来确保牛只饲料的食品安全。这些策略包括用其他青贮如小麦或燕麦青贮替代部分玉米青贮,最多50%;使用优质干草,如苜蓿干草,以干物质计算替换,最高同样可替代50%;综合运用多种饲料,如增加纤维质饲料如甜菜颗粒粕、全棉籽以及湿啤酒糟,以完全替代问题玉米青贮,减少毒素风险。 技术 2024年02月29日 0 点赞 0 评论 309 浏览
全混合日粮混合均匀度检测方法(三) 本文详细介绍了全混合日粮(TMR)搅拌机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检测方法,包括示踪物的选择与制备、添加比例、取样步骤及混合均匀度的计算公式。通过选择合适的示踪物(如水稻或玉米),并按照严格的取样和测定步骤,可以准确评估饲料混合的均匀程度。 技术 2024年10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320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