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来袭,对养猪场而言,不仅意味着气温骤降,更直接关系到猪群的健康与养殖效益。低温会增加猪只的能量消耗,降低生长速度,也容易诱发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科学应对冬季管理难题,尤其是“保温”与“通风”之间的平衡,成为保障猪群安全过冬、稳定收益的关键。

一、保温先行:守住猪群健康基础

猪舍保温是冬季管理的第一步。要仔细检查门窗、卷帘、墙体等处的缝隙,及时用密封条或泡沫胶封堵,防止“贼风”入侵。贼风会显著降低猪的体感温度,尤其对仔猪危害更大。

不同阶段的猪群对温度需求不同,必须区别管理:

分娩舍:母猪适宜温度为18~20℃,但新生仔猪需要32~35℃,应配备保温箱、保温灯和电热板,营造局部温暖环境。

保育舍:断奶仔猪初期温度建议26~28℃,之后每周可降1~2℃,推荐地暖配合保温灯使用。

育肥舍:温度不宜低于16℃,以保证饲料利用率。

此外,加热设备如暖风机、电热板等使用前务必做好安全检查,防止因电路过载或设备故障引发火灾。

二、通风管理:平衡温度与空气质量

只重视保温而忽略通风,容易导致舍内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上升,湿度过高还会增加皮肤病和呼吸道感染风险。冬季通风应讲究策略:

利用中午温度较高时,短时间开窗或开启风机,快速换气。

将纵向通风改为横向通风,避免冷风直吹猪体。

可采用变频风机,实现低风速持续通风,维持空气清新。

建议在猪舍安装温湿度计和有害气体检测仪,实时监测,确保氨气浓度低于10ppm,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

三、营养与健康:增强猪群抗寒能力

低温环境下,猪群需要更多能量维持体温,应适当提高日粮中的能量比例,例如添加2%–3%的植物油,或增加玉米等能量饲料。对育肥猪可酌情增加10%–15%的喂料量。建议使用温水拌料,并提供35℃左右的清洁饮水,避免猪只饮用冷水消耗体热。

冬季也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高发期,需加强巡查,注意防范仔猪腹泻、猪流感等疫病。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电解质多维等,提高猪体抵抗力。同时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做好人员物资消毒,落实全进全出管理模式。

四、设施保障:全面防范低温风险

要对猪场水电线路进行全面检修,为水管、饮水线加装保温层,防止冻裂。同时确保电路可靠,并为关键设备配备备用发电机。应提前储备至少15天用量的垫料、药品和饲料,备好除雪扫冰工具,以应对突发极端天气。

另外,保温舍内容易出现屋顶冷凝水下滴,可加装保温层或铺设锯末、稻壳等垫料,保持猪体干爽。

结语

冬季猪场管理,成败在于细节。只有将保温、通风、营养与防疫有机结合,建立系统性的防寒体系,才能有效减轻低温带来的损失。让每一头猪安全舒适地度过寒冬,才能为来年的高产高效打下坚实基础。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