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猪场多种疾病中,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以其高死亡率和难以根治的慢性感染而著称。今天我们来分析如何通过剖检,快速区分并应对这两种类型的胸膜肺炎。

01
两种临床类型的症状对比
在进入剖检环节前,我们必须先对猪只临床表现有清晰的认识。
一、急性猝死型
侵袭对象:多见于育肥猪(尤其是13-20周龄)及后备母猪,这些猪往往还是群体中长得最快、体型最好的。
病程:极短,通常为数小时到24小时。很多时候,饲养员下午喂料时猪还正常,第二天早上就已死亡。
核心症状:
高烧:体温可骤升至41℃以上。
呼吸困难:呈犬坐式呼吸,腹式呼吸明显,张口喘息,口鼻流出带血的泡沫性分泌物。
猝死:由于败血症、急性肺损伤及毒素导致的心力衰竭,猪只在极度呼吸困难下迅速死亡。
高死亡率:未及时治疗的病例,死亡率高达80%以上。
数据支持:据田间数据统计,在未免疫或防控不当的猪场,急性胸膜肺炎暴发时,发病猪群的死亡率可达50%-100%,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的病例占急性病例的70%以上。
二、慢性消瘦型
来源:常由急性病例耐过或隐性感染转变而来。
病程:长达数周甚至数月。
核心症状:
生长迟缓:日增重显著下降,料肉比升高,成为“僵猪”。
间歇性咳嗽:尤其在早晨、采食和运动后加重。
消瘦:被毛粗乱,肋骨显露,精神萎靡。
低死亡率:直接致死率低,但淘汰率极高,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小觑。
数据表明,感染APP后转为慢性的猪只,其平均日增重(ADG)可下降15%-30%,饲料转化率(FCR)恶化10%-20%。
三、临床症状对比

02
如何通过剖检快速判断?
剖检是区分这两种类型最直观、最有效的方法。其核心判读区域集中在胸腔。以下是剖检快速判断流程图:

一、急性猝死型的剖检特征
肺脏:
弥漫性出血和坏死:双肺,特别是膈叶,呈紫黑色、肝样变,质地坚实如肝脏。切面可见大量的血样液体流出。

特征性病变:在充血和出血的背景上,可能出现黄白色的、轻微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像一层薄纱覆盖在肺表面。这是急性期的标志。

胸膜与胸腔:
胸膜炎:胸膜表面血管充血,呈暗红色。
血性胸水:胸腔内积聚大量淡红色或血红色的胸水,量可达数百甚至上千毫升。这是导致猪只窒息和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气管与支气管:管内充满血色泡沫状液体。
一句话总结:急性型剖检,核心看血色胸水和出血性、坏死性肺脏。
二、慢性消瘦型的剖检特征
肺脏:
坏死性结节与脓肿:在肺脏的尖叶、心叶和膈叶的边缘,可见大小不一的、界限清晰的黄色干酪样坏死灶或脓包。这些病灶被厚厚的结缔组织包裹,与健康肺组织分界清楚。
肉样变:部分肺组织因慢性炎症而变得坚实,颜色变浅。

胸膜:
纤维素性粘连:这是慢性型最典型、最常见的病变!肺脏的壁层和脏层胸膜之间,因长期的炎症渗出,被大量的白色、黄白色的纤维素性渗出物机化后形成的结缔组织牢牢地粘在一起,难以分离。强行剥离会撕裂肺组织,导致出血。
胸膜增厚:胸膜本身因慢性炎症而显著增厚,失去光泽。

一句话总结:慢性型剖检,核心看肺胸膜粘连和肺脏的坏死性结节。
三、为何症状与病变差异如此之大?
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 病原体与宿主免疫系统的博弈状态。
急性型:当强毒力菌株(如血清型1, 5, 9, 11) 入侵一个免疫空白或抵抗力突然下降的猪群时,APP会通过其荚膜、脂多糖(LPS)和外毒素,迅速引发机体剧烈的炎症反应。这些毒素会导致肺部血管通透性急剧增加,大量血浆和红细胞渗出到肺泡和胸腔,形成“血胸”和“血肺”,同时引发全身性败血症,最终因急性呼吸衰竭和中毒性休克而猝死。
慢性型:当猪只感染了中等毒力菌株,或急性感染后幸存下来,其免疫系统开始与细菌进行“拉锯战”。机体通过纤维化(形成粘连和包裹)的方式,将细菌“囚禁”在局部,阻止其扩散。这种“囚禁”虽然保住了猪的生命,但也严重影响了肺的换气功能,并持续消耗机体营养,导致生长停滞和消瘦。此时,病灶内的细菌可能处于“潜伏”状态,一旦猪只应激(如转群、换料、气候突变),就可能再次急性发作。
03
标准化防控流程
针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急性猝死型和慢性消瘦型,其用药策略的核心思路截然不同:
一、急性猝死型应急处理与防控流程图

群体投药推荐方案:氟苯尼考+多西环素联合
拌料用量用法(以每吨饲料计):氟苯尼考1000g+多西环素1500g,连续饲喂7-10天。
二、慢性消瘦型净化与防控流程图

对于已表现出慢性症状的猪群,采用长周期的脉冲式给药。
推荐方案:替米考星/泰万菌素 + 多西环素
拌料用量(以每吨饲料计):替米考星1000g或泰万菌素500g+多西环素1000g
用法(脉冲式):每月用药一周,停三周,连续进行2-3个周期。例如:每月1号-7号投药。
【版权声明】来源:猪场管理者。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