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产死胎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 传染性疾病(最主要、最危险的因素)

许多病原微生物可以直接穿透胎盘屏障,感染胎儿,导致胎儿死亡、木乃伊胎、弱仔和死胎。

1. 病毒性疾病: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头号元凶。病毒会导致妊娠后期母猪流产,产下死胎、弱仔(八字腿)、木乃伊胎。死胎通常体型较大,新鲜。

猪伪狂犬病:会引起妊娠母猪流产,产下死胎、木乃伊胎(大小不一)和弱仔。新生仔猪会出现神经症状并大量死亡。

猪细小病毒病:主要侵害妊娠前期(70天以前)的胎儿,导致胎儿死亡被吸收、木乃伊化(尤其是一窝中大小不等的木乃伊胎)或产出弱仔。

日本乙型脑炎:由蚊虫传播,季节性明显。主要导致母猪流产、产死胎(多为死胎),且公猪可能出现睾丸炎。

猪瘟:古典猪瘟病毒可导致母猪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和震颤仔猪。

圆环病毒(PCV2/PCV3):与母猪繁殖障碍有关,可能导致流产、死胎和弱仔。

2. 细菌性疾病:

布鲁氏菌病:人畜共患病,典型症状是妊娠中后期流产,常产出死胎或弱仔。

钩端螺旋体病:导致母猪流产、产死胎和弱仔,流产多发生在妊娠后期。

猪附红细胞体病:引起贫血、发热,可导致母猪流产和产死胎。

乙型链球菌:可引起胎儿感染,导致死胎和新生仔猪败血症、脑膜炎。

二、 饲养管理因素

1. 营养问题:

能量与蛋白质不足或过剩:妊娠期营养不足会导致胎儿发育不良、死亡;过度肥胖则会降低子宫血流,增加死胎风险。

维生素与矿物质缺乏:缺乏维生素A、E,硒,铁等会影响胎儿正常发育和存活。

霉菌毒素中毒:特别是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等,会引起母猪内分泌紊乱、流产和产死胎。

2. 生产管理不当:

产程过长:这是导致后期死胎(临产前或分娩中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原因包括:

母猪体况过肥或过瘦。

产力不足:缺乏运动、高龄母猪、低钙血症等。

应激:分娩时受到惊吓、环境嘈杂。

胎儿过大或胎位不正。

用药不当:妊娠期错误使用地塞米松、前列腺素、催产素等激素类药物,或使用某些禁忌抗生素,可能导致流产。

粗暴操作:配种、孕检、转群时操作粗暴,可能损伤胎儿或胎盘。

三、 环境与应激因素

1. 热应激:环境温度长期超过30℃,尤其在高湿环境下,母猪散热困难,子宫血流减少,导致胎儿缺氧死亡。

2. 圈舍环境差:空气质量差(氨气、硫化氢浓度高)、卫生条件差,增加了感染风险。

3. 物理性应激:突然的换料、转群、打架、惊吓等强烈应激,会释放肾上腺素,拮抗催产素,导致子宫供血不足和产程延长。

四、 遗传与繁殖因素

1. 近亲繁殖:可能导致遗传缺陷,增加死胎率。

2. 胎儿数量过多:子宫空间有限,胎儿过多会导致竞争营养和空间,部分弱小胎儿死亡。

3. 公猪因素:公猪精子质量差(死精、畸形精子多)可能导致受精卵活力不强,早期死亡被吸收。

五、 其他因素

1. 产科疾病:如子宫内膜炎等,影响胚胎着床和发育。

2. 母猪年龄:初产母猪和高胎次(7胎以上)母猪的死胎率通常较高。

当猪场出现产死胎问题时,应遵循以下步骤进行排查:

1. 记录与观察:

记录死胎的形态:是新鲜死胎(死亡不久)、腐败死胎(有臭味)、还是木乃伊胎?

记录发生的阶段:是散发还是集中爆发?发生在什么季节?主要影响哪个胎次的母猪?

记录死胎大小:木乃伊胎大小是否均匀?

2. 诊断与排查:

  第一步:排查传染病。这是重中之重。通过血清学检测(如蓝耳、伪狂犬、细小病毒抗体检测)和病原学检测(PCR)来确定猪群的健康状况。根据检测结果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和生物安全措施。

  第二步:审视饲养管理。

检查饲料:是否有霉变?营养配比是否合理?

评估母猪体况:是否过肥或过瘦?

分析产房管理:产程记录是否完整?是否因助产不当导致?环境温度湿度是否合适?

  第三步:改善环境与减少应激。确保产房安静、舒适、通风良好但无贼风。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预防措施总结

1. 落实完善的免疫程序:针对蓝耳病、伪狂犬病、细小病毒、乙脑等关键疾病,做好普免和跟胎免疫。

2. 严格执行生物安全:防止外来病原传入。

3. 提供优质全价饲料,严防霉菌毒素,根据母猪不同阶段精准饲喂。

4. 加强妊娠期和产房管理:

让母猪有适当运动。

分娩时营造安静环境,减少应激。

规范助产操作,仅在必要时(间隔30分钟以上仍生不出)才进行助产,并注意消毒。

对产程过长的母猪,可考虑在产出第一头后注射缩宫素,但切忌在产道未开时使用。

5. 做好遗传管理,避免近亲交配,及时淘汰高龄和繁殖性能低下的母猪。

通过这种系统性的分析和针对性的改进,才能有效降低母猪产死胎的比例,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益。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