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弱猪管理

产房弱猪(也称弱仔、僵猪)的饲养管理是提高猪场整体成活率和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由于其先天不足、活力差,需要给予格外精细的护理。

以下是产房弱猪饲养的八大核心要点,涵盖了从识别到出育成栏的全过程:

核心思路:争分夺秒,精准干预,补充能量,防止继发感染。

一、 早期识别与隔离

1. 及时识别:在接产时和产后6小时内,迅速识别出弱仔。特征包括:

  · 初生重低(通常低于1.0kg)。

  · 活力差:行动迟缓,叫声无力,寻找乳头困难。

  · 体型瘦弱:皮毛粗糙,体型干瘪。

  · 无法自主吃上初乳。

2. 果断隔离:将弱仔从大群中分离出来,放入预先准备好的保温箱或专门的弱仔护理区。这可以防止它们被母猪压死、被强壮的同胞挤开,便于集中管理。

二、 确保初乳摄入(最关键一步!)

初乳富含免疫球蛋白、能量和生长因子,是弱仔的生命线。

1. 人工辅助饲喂:

  · 收集初乳:从母猪前几个乳头挤取,或从当胎其他健康、奶水好的母猪处收集。

  · 饲喂方法:使用注射器(拔去针头)或专用胃管。对于吮吸力极弱的,胃管投服是最高效、最安全的方式,能确保足量摄入。

  · 饲喂量与频率:在出生后6小时内,设法让每头弱仔摄入至少20-40ml的初乳。在24小时内,总摄入量应达到200-250ml,分6-8次完成。

三、 创造优越的小环境

弱仔体温调节能力极差,对寒冷非常敏感。

1. 局部高温:弱仔区的温度应保持在32-35℃,比正常乳猪的保温区(28-30℃)更高。可使用保温灯、电热板等。

2. 干燥舒适:确保垫料(如麻袋、毛巾)清洁、干燥、柔软,定期更换。

3. 无贼风:检查护理区,确保没有贼风直吹猪只。

四、 科学的营养供给(代乳品的使用)

在母猪奶水不足或弱仔无法有效吮吸时,必须补充营养。

1. 选择优质代乳粉:选择营养全面、易消化、适口性好的专用猪用代乳粉。

2. 正确冲泡: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比例和温度(通常38-40℃)冲泡,现用现配。

3. 少喂勤添:

  · 日龄1-3天:每2-3小时饲喂一次,每次15-30ml。

  · 日龄4-7天:可逐渐延长至每3-4小时一次,每次量逐渐增加。

  · 夜间补饲:夜间至少补饲1-2次,这对提高成活率至关重要。

4. 教槽诱食:在5-7日龄时,就可以在盘中放入少量糊状的教槽料,引导其熟悉饲料味道。

五、 寄养与并窝策略

如果本窝母猪奶水好、母性佳,但乳头不够,可以考虑寄养。

1. 最佳时机:在弱仔吃到足量初乳(出生24小时后)再进行寄养。

2. 操作方法:

  · 选择母性好、奶水充足的“奶妈猪”。

  · 将弱仔统一寄养到一头母猪身边,避免强弱混养。

  · 寄养前,将弱仔与“奶妈猪”的亲仔混在一起,用“奶妈猪”的乳汁或尿液涂抹弱仔全身,以混淆气味,防止母猪拒绝。

六、 精细的日常护理

1. 保健与补铁:

  · 即使弱仔,也要按时完成补铁、补硒等常规保健。

  · 对于特别弱的,可考虑在3日龄和10日龄进行两次补铁。

2. 刺激排便:对于活力极差的仔猪,可能需要人工用湿棉球轻轻擦拭其肛周,模仿母猪舔舐,刺激其排粪排尿。

3. 预防腹泻:弱仔易发生腹泻。保持奶水卫生、环境干燥是根本。可在奶水中添加益生菌、葡萄糖等,以调节肠道。

七、 疾病防治与监控

1. 重点监控:弱仔是疾病的易感群体。每天仔细观察其精神状况、食欲和粪便。

2. 及时发现与治疗:一旦发现腹泻、关节肿胀、精神萎靡等异常,立即隔离并对症治疗(如口服补液盐、抗生素等),避免在全群中传播。

八、 建立档案与记录

为弱仔护理区建立简单的记录卡,记录每头弱仔的:

· 初乳摄入量。

· 每日代乳品饲喂量和次数。

· 体重变化(可定期称重以评估护理效果)。

· 用药和健康状态。

这有助于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护理方案。

总结:弱猪护理成功的关键在于“勤”和“细”

· 勤观察:时刻关注弱仔的状态。

· 勤喂养:遵循少喂勤添的原则。

· 勤清理:保持环境和用具的清洁卫生。

· 心要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从温度到奶温,从气味到粪便。

通过以上系统性的精细化管理,可以显著提高产房弱仔的成活率和断奶重,将它们成功培育成有经济价值的健康猪只。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