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猪环境管理需关注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要素,密度管理则需根据猪只体重合理控制饲养密度,确保每头猪有充足的活动空间。

环境管理要点

温度控制:育肥猪适宜温度为18-22℃,冬季需防寒保暖,夏季需防暑降温。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猪只采食量和生长速度。

湿度调节: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70%,湿度过高易滋生细菌和寄生虫,湿度过低则会使猪呼吸道黏膜干燥,降低抵抗力。

通风管理:保持空气流通,排除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通风量需合理控制,避免贼风直吹猪体。通风不足易导致呼吸道疾病,过度通风则会造成温度波动。

光照管理:育肥猪每天需12-18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以50-100勒克斯为宜,过强或过弱都会影响猪只生理节律和采食行为。

卫生管理:每日清理粪便,定期消毒,保持圈舍清洁干燥,消毒药品需轮换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

密度管理要点

饲养密度标准:育肥猪每头占地面积应不低于1.2㎡(体重100kg阶段),体重低于60kg时控制在0.8~1m²/头,体重高于60kg时控制在1~1.2m²/头。每栏饲养数量以10~20头为宜。

分群原则:按体重、强弱、公母分群,避免强欺弱、大欺小的现象。同一栏内体重差异不超过10%,病弱猪需单独饲养。

活动空间:确保猪只采食区、休息区和生活区合理分布,采食区要满足所有猪同时采食所需的面积,休息区要满足所有猪同时侧卧所需的空间。

环境与密度的协同管理

环境控制与密度管理需协同优化,密度过高时需加强通风和温度调控,密度过低则需合理规划栏舍利用。合理的环境和密度管理能显著降低料肉比,提高养殖效益。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