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猪转育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环境消毒、温度调控、抗应激措施、换料过渡和分群规划五个核心环节。

环境消毒与空栏准备

转群前需对育肥舍进行全面清洗消毒,包括地面、墙壁、饲喂器具等,消毒后空栏时间不少于3天。保育舍转出前一周需完成空舍消毒和预热,确保环境无污染。

温度调控与环境优化

育肥舍需提前预热至26-28℃,高于保育舍温度约2℃,以减少温差应激。转群后逐步降温至18-22℃,保持昼夜温差不超过5℃,并确保通风良好,避免贼风侵入。

抗应激与健康保障

转群前3-5天需在饮水中添加抗应激药物(如维生素C、电解质),或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和益生菌,增强猪只免疫力。转群时避免混群应激,遵循“留弱不留强”“夜并昼不并”原则,并喷洒药液消除气味差异。

换料过渡与饲喂管理

保育猪体重达30-40公斤时开始过渡至育肥料,采用逐步混合饲喂(如保育料与育肥料按比例递减),过渡期7-14天,避免消化不良或腹泻。转群后初期实行少量多餐,逐步过渡到自由采食。

分群规划与密度控制

按猪只体重、强弱、公母分群,同圈猪只体重差异不超过2-3公斤,密度控制在0.8-1.2平方米/头(水泥地面),每栏10-15头,避免密度过高引发争斗或疾病传播。

其他细节

包括检查饮水器、料槽等设施是否完好,提前定位“三点”(采食、排粪、休息区),并制定驱虫和免疫计划,确保转群后猪只健康平稳过渡。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