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术前准备
工具消毒:手术刀、止血钳、镊子、结扎线(可选用可吸收羊肠线)需用 75% 酒精浸泡 30 分钟,或高温煮沸 20 分钟以上;碘伏、医用纱布、止血粉(如云南白药)提前摆放在无菌托盘内。
仔猪准备:操作前 6 小时停止喂食,仅提供清洁饮水,减少胃肠内容物,降低手术时腹压;挑选精神状态良好、无腹泻、体温正常(38.5-39.5℃)的仔猪,用清水冲洗后躯,尤其术部周围污物。
环境准备:选择无风、干燥的室内或搭建临时无菌操作区,地面铺干净塑料布或干草,提前用 84 消毒液对环境喷雾消毒,避免灰尘和蚊虫干扰。
二、具体操作流程(分公猪 / 母猪)
(一)公猪去势(阴囊摘除术)
固定:助手双手握住仔猪前肢和胸部,将其腹部朝上,后腿向外掰开,使阴囊充分暴露。
消毒:用碘伏棉球从阴囊中心向外螺旋式擦拭消毒,范围覆盖阴囊及周围 5cm 皮肤,等待碘伏自然干燥。
切开:用手术刀在阴囊底部偏外侧(避开阴囊中线血管)切开 1-2cm 小口,深度以刚好露出睾丸为宜,避免割伤阴囊内血管。
摘睾:用镊子轻轻拉出睾丸及精索,捏住精索根部,向同一方向旋转 3-5 圈后,用止血钳夹住精索末端,在止血钳下方剪断,若有少量出血,用干纱布按压 30 秒止血,或撒少量止血粉。
收尾:检查无出血后,将阴囊皮肤复位,再次用碘伏消毒切口,无需缝合(小切口可自然愈合)。
(二)母猪去势(卵巢摘除术)
固定:助手将仔猪侧卧,头部朝下,一侧后腿向上拉起并固定,使腹部侧面朝上,术部选在倒数第 2-3 乳头外侧 1-2cm 处。
消毒:同公猪消毒方式,对术部皮肤进行严格消毒,确保无污物残留。
切开:用手术刀在术部切 1-1.5cm 小口,刀尖轻轻划开腹肌(避免戳破肠管),缓慢伸入手指,探查并勾出卵巢(呈串状、淡粉色,大小如黄豆)。
摘卵巢:用止血钳夹住卵巢根部的输卵管和血管,在止血钳下方用结扎线双重结扎,然后剪断输卵管和血管,取出卵巢;另一侧卵巢以相同方式摘除。
缝合:用镊子将腹部肌肉和皮肤对齐,用缝合线进行间断缝合(每针间距 0.5cm),缝合后用碘伏擦拭针孔,防止感染。
三、术后护理
环境管理:术后将仔猪单独饲养在铺有干净干草的圈舍,避免与其他仔猪混养导致挤压、撕咬伤口;保持圈舍干燥,每天更换 1 次干草,术后 3 天内不冲洗圈舍。
饮食管理:术后 2 小时可提供少量清洁饮水,6 小时后喂易消化的稀粥状饲料(如玉米糊 + 麸皮),第 2 天逐渐恢复正常饲料,避免喂食过饱增加腹压。
伤口检查:每天早晚各检查 1 次伤口,观察是否有红肿、渗液、出血等情况,若发现伤口轻微红肿,可涂抹碘伏;若有少量渗液,撒上止血粉后用纱布轻轻覆盖。
四、应急处理方案
术后出血
轻度出血:用干净纱布按压伤口 1-2 分钟,同时撒止血粉,按压后若止血,继续观察即可。
重度出血(如精索血管破裂):立即用止血钳夹住出血点,用结扎线快速结扎,若伤口较大,需重新缝合,术后肌肉注射止血敏(按 0.1ml/kg 体重)。
伤口感染
症状:术后 2-3 天伤口红肿、发热,有脓性分泌物,仔猪精神萎靡、食欲下降。
处理:先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清除脓液,再用 3% 过氧化氢溶液消毒,涂抹红霉素软膏,每天 2 次;同时肌肉注射青霉素(按 5 万单位 /kg 体重),连续注射 3 天。
仔猪应激
症状:术后仔猪出现四肢抽搐、呼吸急促、体温升高(超过 40℃)或降低(低于 38℃)。
处理:立即将仔猪转移到温暖安静的环境,肌肉注射地塞米松(按 0.1mg/kg 体重)缓解应激,若体温异常,可配合注射安乃近(体温高时用,按 0.2ml/kg 体重)或樟脑磺酸钠(体温低时用,按 0.1ml/kg 体重)。
五、注意事项
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度拉扯组织导致损伤,公猪去势时不可切断精索过短,防止血管回缩引发内出血;母猪去势时若找不到卵巢,不可盲目扩大切口,可轻轻推动胃肠,再次探查。
若仔猪处于发病期(如腹泻、呼吸道疾病),或天气恶劣(高温、严寒、阴雨),需暂缓去势,待仔猪恢复健康、天气好转后再进行。
操作人员需提前修剪指甲,洗手并消毒,避免手部细菌污染术部;术后及时清理用过的工具,再次消毒后存放,防止交叉感染。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