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采食量忽高忽低,常与饲料中的 “隐形问题” 相关,需从适口性、气味及成分影响三方面排查。
适口性是关键诱因。料型上,湿拌料(水料比 3-4:1)采食量最高,稀料最差;玉米粉碎粒度以 0.8mm-1.5mm 为宜,过粗浪费、过细伤消化道且降适口性。粗纤维超 6%、盐分从 0.45% 降至 0.2%,均会使采食量下降,后者还会减少 38% 增重。猪喜甜味,甜味剂糖精钠需 160 目以上且疏水处理,否则结块发苦;幼龄仔猪加酸味剂促采食,乳仔猪料系酸力应控在 20-30。
气味变化也会影响采食。香味剂类型更换或久置挥发、饲料发霉变质、粗脂肪氧化酸败(如高温、存期长或硫酸铜超 150PPM),都会让猪拒食;油脂种类切换,尤其幼猪难消化鱼油、猪油等,也会降采食量;鱼粉变质氧化则会致猪腹泻、减食。
部分饲料成分还会引发猪生理反应。氨基酸不足或失衡、钙超 0.6%、锌磷缺乏或铜锰碘铁过量,以及 B 族维生素缺乏,均会抑制食欲;少量抗生素可提采食量 7%-15%,但苦味药过量反有害。此外,缺水会让猪食欲减退,饲料能值高则采食量低。同时,猪病、高温高湿、转群换料等外部因素,也会影响采食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