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渐近尾声,生猪市场在经历长期低迷后,近期出现逆势拉涨态势,价格重心逐步回升。自春节后,国内猪价长期在低位徘徊,标猪价格普遍处于14~15元/公斤区间。7月初虽短暂冲高至15.4元/公斤,但随后又进入单边下行通道。即便在中秋、国庆双节期间,猪价不涨反跌,创下年内新低。9月初至10月中旬,猪价持续走弱,标猪报价从14.09元/公斤一路跌至11元/公斤。

造成猪价“旺季不旺”的主要原因在于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的双重压力。去年5至11月,能繁母猪存栏持续增加,导致今年4月以来标猪供应逐月上升,9月达到阶段性峰值。加之部分养殖户前期二次育肥集中入场,造成双节前后出栏量叠加。然而,今年双节消费提振有限,南方高温、北方多雨影响人员流动,猪肉鲜销走货不畅,屠宰企业开工率仅36%左右,较月初仅微增5个百分点,供需错配现象显著。

进入10月中下旬,猪价底部支撑逐步显现,市场呈现逆势上涨态势,养殖端亏损压力有所缓解。当前猪价回升主要受三方面因素推动:一是月末规模场出栏计划基本完成,压栏惜售情绪增强,供应压力有所减轻;二是气温下降带动猪肉消费回暖,屠宰企业开工率和屠宰量双双回升;三是肥标价差拉大,二次育肥积极性提高,进一步缓解了阶段性供应压力。

综合来看,在供应压力减轻、需求回暖及二育情绪升温的支撑下,猪价短期仍将偏强运行。据预计,10月28日外三元标猪出栏均价或涨至12.0元/公斤以上。不过,考虑到国内生猪供应整体充裕,叠加政策调控预期,后市猪价上涨空间或将有限。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