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学名:Houttuynia cordata)是一种兼具药用与饲用价值的植物,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其含有鱼腥草素、黄酮类、挥发油等活性成分,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抗炎及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中医理论中,鱼腥草性微寒、味辛,归肺、膀胱、大肠经,能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消肿排脓。在猪病防治中,鱼腥草可通过鲜用、煎剂或与其他药物配伍,针对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疾病发挥辅助治疗作用,且成本低、毒副作用小,适合规模化猪场与散养户应用。

一、针对呼吸道疾病:辅助治疗猪肺炎、支气管炎

猪呼吸道疾病(如支原体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细菌性支气管炎)常表现为咳嗽、喘气、呼吸困难、鼻流黏液等症状,鱼腥草可通过抑制病原菌(如肺炎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缓解肺部炎症发挥作用。

适用场景与用法

1. 散养户鲜用(适用于中小猪群):

- 采集新鲜鱼腥草(洗净泥土),按猪体重50-100g/头/天的用量,切碎后混入饲料中饲喂,或单独投喂(可搭配少量玉米粉提高适口性)。

- 连续使用7-10天,适用于疾病初期或恢复期,能减轻咳嗽、改善呼吸症状;若猪只拒食,可将鲜草榨汁,按20-30ml/头/天灌服(分2次)。

2. 规模化猪场煎剂(适用于大群预防与治疗):

- 取干鱼腥草1kg(或鲜鱼腥草3kg),加水8-10L,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过滤取药液,再加水5L煎煮20分钟,合并两次药液(最终约8-10L)。

- 治疗时:将药液兑水稀释至100L,供100头育肥猪(或50头母猪)自由饮用,每日1次,连续5-7天;预防时(如季节交替、呼吸道疾病高发期),用量减半,每10天饮用3天,可降低发病率。

3. 配伍增效(针对重症病例):

- 若猪只出现高热(体温>40.5℃)、严重喘气,可在鱼腥草煎剂中加入蒲公英(干品500g/1kg鱼腥草)、金银花(干品300g/1kg鱼腥草),增强清热解毒、抗菌效果;同时配合兽用头孢噻呋钠(按说明书剂量肌肉注射),标本兼治,避免病情恶化。

二、针对消化道疾病:缓解猪肠炎、腹泻

猪肠炎、腹泻(如细菌性肠炎、仔猪黄白痢、夏季湿热腹泻)多因肠道菌群失衡、病原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或湿热下注导致,鱼腥草的抗炎、抑菌及利尿作用,可减少肠道黏膜损伤、促进毒素排出,缓解腹泻症状。

适用场景与用法

1. 仔猪黄白痢(1-30日龄仔猪):

- 鲜鱼腥草处理:取新鲜鱼腥草200g,洗净后捣烂取汁,加入温开水100ml稀释,每头仔猪每次灌服5-10ml(根据日龄调整:1-7日龄5ml,8-30日龄10ml),每日2次,连续3-5天。

- 母猪带仔预防:母猪产后3-7天,在饲料中添加干鱼腥草(100g/头/天),通过母乳将活性成分传递给仔猪,降低仔猪黄白痢发生率;同时配合仔猪产后口服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

2. 育肥猪湿热腹泻(夏季高发):

- 饲料添加:干鱼腥草按1%的比例混入育肥猪饲料(即1000kg饲料加10kg干鱼腥草),连续饲喂7天,可缓解粪便稀薄、恶臭、肛门周围污染等症状;若腹泻伴随食欲下降,可同时饮用鱼腥草煎剂(用法同呼吸道疾病),补充水分与药效。

- 注意:若猪只腹泻超过3天、出现脱水(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需先静脉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维生素C,纠正脱水后再用鱼腥草辅助治疗,避免单纯用药延误病情。

三、针对泌尿生殖道疾病:辅助治疗母猪子宫内膜炎、尿道炎

母猪产后子宫内膜炎、尿道炎是规模化猪场常见问题,多因分娩污染、产后感染导致,表现为阴门流出脓性分泌物、排尿频繁、采食量下降,严重时影响下次配种。鱼腥草的利尿通淋、抗炎抑菌作用,可清洁尿道、减轻子宫黏膜炎症,促进生殖系统恢复。

适用场景与用法

1. 母猪产后子宫内膜炎(产后3-10天高发):

- 肌肉注射:使用兽用鱼腥草注射液(规格:10ml/支,含鱼腥草提取物0.5g),按猪体重0.1-0.2ml/kg剂量注射,每日1次,连续3-5天;若分泌物较多,可配合子宫冲洗(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后,注入鱼腥草注射液5-10ml),增强局部抗炎效果。

- 饲料调理:产后母猪恢复采食后,在饲料中添加干鱼腥草(150g/头/天)+蒲公英(100g/头/天),连续饲喂10天,预防子宫内膜炎复发,同时促进恶露排出。

2. 公猪尿道炎(表现为排尿困难、尿液带血或浑浊):

- 鱼腥草煎剂饮用:取干鱼腥草500g,加水5L煎煮至2L,过滤后分2次给公猪灌服(每次1L),每日1次,连续5天;同时保证公猪充足清洁饮水,避免饮用污水,减少尿道刺激。

四、使用鱼腥草的注意事项

1. 避免盲目替代西药:鱼腥草主要用于疾病辅助治疗或预防,若猪只出现急性高热、严重感染(如猪瘟、非洲猪瘟疑似症状)、大面积死亡,需立即隔离并联系兽医诊断,不可单纯依赖鱼腥草延误治疗;重症细菌性疾病(如急性胸膜肺炎)需配合敏感抗生素使用。

2. 控制用量与疗程:

- 鲜鱼腥草过量饲喂(>200g/头/天)可能导致猪只轻微腹泻(因性微寒),尤其是仔猪与体质虚弱的母猪,需按体重调整用量;

- 疗程一般不超过10天,长期使用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预防时建议“间歇使用”(如每月用3-5天)。

3. 储存与加工:

- 鲜鱼腥草需现采现用,若暂时不用,可洗净后晾干(避免暴晒,防止活性成分流失),制成干品储存于阴凉干燥处,保质期约6个月;

- 鱼腥草注射液需冷藏保存(2-8℃),使用前检查是否有沉淀、变色,过期或变质药液禁止使用。

4. 区分适用群体:妊娠早期(0-30天)母猪慎用鲜鱼腥草(性微寒,过量可能引发应激),若需预防疾病,建议用干鱼腥草并减半用量,或在兽医指导下使用;新生仔猪(1日龄内)肠胃脆弱,灌服时需稀释并控制剂量,避免刺激肠道。

鱼腥草作为天然植物药,在猪病防治中具有“安全、经济、易获取”的优势,尤其适合绿色养殖与减少抗生素使用的需求。实际应用中,需结合猪群品种、日龄、疾病类型合理选择用法,同时做好猪场环境消毒、营养均衡等基础管理,才能最大化发挥其防治效果,降低养殖损失。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