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断奶重的三大核心因素是:母猪的泌乳性能、仔猪的采食与管理、以及饲养环境与健康

这三者相互关联,共同决定了仔猪在断奶时能达到的体重。下面为您详细解析:

因素一:母猪的泌乳性能(营养的源头)

母猪是仔猪在哺乳期唯一的营养来源,其泌乳能力和奶水质量直接决定了仔猪的生长起点。

  1. 母猪的品种与胎次:品种:高产奶量的品种(如某些丹系、加系种猪)其仔猪断奶重通常更高。胎次:通常第3-6胎的母猪泌乳能力达到高峰,初产母猪(1-2胎)和老龄母猪(7胎以上)的泌乳能力相对较差。
  2. 母猪的采食量与营养:哺乳期采食量:这是最关键的因素。母猪采食量高,才能有足够的能量和营养转化为奶水。要确保饲料新鲜可口,采取“少量多餐”的饲喂方式,并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妊娠期营养:妊娠后期(95天-分娩)是母猪乳腺发育的关键期,此阶段营养过剩会导致脂肪沉积过多,反而影响泌乳。因此需要精准控料,为哺乳期的高采食打下基础。
  3. 母猪的健康状况:任何导致母猪生病的因素(如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PRRSV蓝耳病、PEDV流行性腹泻等)都会严重降低泌乳量和奶水质量。

因素二:仔猪的采食与管理(自身的成长)

在依靠母乳的同时,让仔猪尽早自己吃料,是提高断奶重(尤其是均匀度)的重要手段。

  1. 教槽补料:时机:通常在仔猪7-10日龄时开始诱食。此时仔猪开始长牙,有啃咬的欲望。方法:使用高品质、易消化的教槽料,少量多次地撒在料盘或垫板上,利用仔猪的好奇心引导其采食。及时清理被污染的饲料。目的:教槽成功可以刺激仔猪消化酶分泌,锻炼肠道功能,弥补哺乳后期母乳的不足,为断奶后顺利过渡到固体饲料做准备。
  2. 寄养与调栏:及时将体弱或母猪奶水不足的仔猪寄养给奶水好、带仔数少的母猪。按大小和强弱分群,保证弱小仔猪能吃到足够的奶水和饲料,提高整窝的均匀度。
  3. 护理与福利:出生重:出生重大的仔猪,活力强,抢奶能力强,断奶重也大。因此要关注妊娠母猪的饲养,提高仔猪出生重。剪牙、断尾、阉割等操作要规范,减少应激,防止感染影响生长。铁剂注射:仔猪出生后需及时补铁,预防贫血,促进生长。

因素三:饲养环境与健康(生长的保障)

舒适、安全、卫生的环境是仔猪充分发挥生长潜力的基础。

  1. 温度与湿度:仔猪:非常怕冷。出生后第1周需要32-35℃的保温区(保温灯或电热板),之后每周下降2℃。低温会使仔猪将本用于生长的能量消耗在御寒上,并易引发腹泻。湿度:保持干燥(60%-70%),潮湿的环境会加剧寒冷感并滋生细菌。
  2. 卫生与消毒:保持产床干净、干燥,及时清理粪尿,减少病原微生物(如大肠杆菌、球虫等)的滋生,这是预防仔猪黄白痢的关键。
  3. 空气质量: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适当通风,降低舍内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浓度,保护仔猪呼吸道健康。
  4. 疾病防控: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如母猪的疫苗免疫通过奶水保护仔猪)。对常见的仔猪腹泻病要有完善的预防和治疗方案。一旦发病,生长会受到严重阻碍。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