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进入微利时代降低料肉比成为生猪养殖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而在降低料肉比的过程中,生猪养殖企业要注意防范一种疫病——猪增生性回肠炎

猪增生性回肠炎,又称猪回肠炎,是由胞内劳森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在全球的流行率高达96%,导致约30%的断奶至育成猪有严重程度不同、持续时间不一的病变。虽然该病致死率不高,但发病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猪只生长性能饲料转化率,因此又被称为“料肉比杀手”

猪回肠炎的临床症状主要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和亚临床型,受回肠炎影响的猪会表现出腹泻、消瘦等症状,特别是亚临床型,常因缺乏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但仍会严重影响猪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导致猪群的整齐度变差,从而严重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

研究结果显示,感染猪只日增重下降15%~20%料肉比增加0.2~0.3蛋白质吸收率下降30%出栏时间延长10~15 d,僵猪淘汰率可达5%~10%。

发病率调研

疾病防控

如何防控猪回肠炎?该负责人介绍,首先要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定期消毒,合理控制饲养密度,提供优质的饲料和饮水,避免饲料发霉变质,减少应激因素。其次,可以通过注射猪回肠炎活疫苗等疫苗产品进行免疫防控,提升猪只的抗原免疫力。如果猪场已有猪只感染,则需要在专业兽医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避免出现反复感染情况,尽量减少猪场损失。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惠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