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脑脊髓炎的症状与防控措施  

一、主要症状

1.急性型症状

体温异常:发病初期体温迅速升高至41-42℃,甚至更高,随后可能降至正常 。

神经症状:表现为共济失调(行走不稳、后退)、肌肉震颤、角弓反张(背部强直性弯曲)、抽搐、眼珠震颤等。严重时出现阵挛性惊厥,受刺激时反应强烈(如尖叫、角弓反张) 。

病程与死亡率:病情发展迅速,通常在出现症状后3-4天内死亡,部分病例可能存活但遗留肌肉萎缩、后肢麻痹等后遗症 。

2.亚急性型症状

温和表现:体温轻微升高,食欲减退,便秘,部分猪出现呕吐 。

神经症状延迟:数日后可能出现共济失调、呈犬坐姿势或倒行,14日龄内仔猪易出现脑炎症状 。

年龄差异:哺乳仔猪(尤其14日龄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接近100%,而21日龄以上猪较少发病 。

3.其他特征

隐性感染:成年猪多表现为无症状携带病毒,成为传播媒介 。

季节性:深秋和初春为高发期 。

二、防控措施

1.预防措施

检疫与隔离:新引进种猪需严格检疫,发病猪应立即隔离或扑杀,对猪场及周边环境彻底消毒 。

疫苗接种:国外研究显示弱毒活疫苗免疫率可达80%以上,保护期6-8个月;灭活苗效果较差。因病毒血清型多,建议采用多价疫苗 。

管理优化:保持猪舍卫生,加强通风,避免应激;哺乳仔猪通过初乳获取母源抗体可降低感染风险 。

2.治疗措施

对症支持治疗:尚无特效药,可尝试注射康复猪血清,但效果有限。临床常用方案包括:

西药:维生素B1(改善神经功能)、清开灵(清热解毒)、磺胺类药物(预防继发感染)等联合使用 。

中药:黄芪、党参、丹参等组方的“益脑脊髓散”可调节免疫,改善症状,治愈率可达90%以上 。

3.应急处理:一旦暴发疫情,需迅速扑杀病猪,对健康猪群隔离观察,加强消毒并封锁疫区 。

注意事项

鉴别诊断:需与猪伪狂犬病(有咬人倾向)、猪血凝性脑脊髓炎(呕吐、消瘦为主)等疾病区分 。

专业指导:发病后应联系兽医进行病原检测(如脑组织病毒分离、血清抗体检测),避免盲目用药 。

总结

猪传染性脑脊髓炎以高热和神经症状为核心特征,防控需以预防为主,结合疫苗、严格检疫和科学管理。治疗上虽无特效药物,但通过中西医结合对症治疗可提高存活率。对于规模化猪场,定期监测抗体水平、优化生物安全措施是减少损失的关键 。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