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产房仔猪拉稀防控

夏季分娩舍通风管理是保障母猪和新生仔猪健康的核心环节,既要解决高温高湿带来的热应激,又要避免仔猪受凉(尤其是初生3天内)。以下是关键管理要点,结合环境控制、设备使用和精细操作:

一、核心目标:精准控温控湿,兼顾母猪与仔猪需求

1.温度分层管理:

·母猪区:理想温度18-22(超过25℃采食量显著下降,奶水减少)

·仔猪保温区:出生第1周需

32-35(保温箱内),第2周起每周降2℃。

关键矛盾:降温需优先保障母猪舒适,但不可牺牲仔猪温暖。

二、通风降温系统配置与操作

1.基础通风模式选择

计实测躺卧区温度。

2.湿度管理 (关键!):

·产房湿度>70%时,球虫卵囊、细菌繁殖加速。·措施:

·及时清理粪尿(每日至少3),避免粪污滞留蒸发增湿。

·饮水器防漏(检查水嘴密封性)

·湿帘使用期间加强通风(湿度>80%时暂停湿帘)

3.贼风防控:

·仔猪躺卧区风速<0.2m/s,检查漏风口 (门缝、粪沟),避免腹部受凉。

4.消毒升级:

·转群后彻底清洗+消毒:火碱

(2%)冲洗地面缝隙 →干燥→过硫酸氢钾复合物(1:200)喷雾。

·日常带猪消毒:选用碘制剂(对病毒有效)或戊二醛(杀球虫卵囊),避开保温箱区域,每周2次。

三、母猪管理:奶水质量决定仔猪抵抗力

1.保障母猪采食量:

·采用“早晚喂凉料"(5:00前、20:00),湿拌料中添加0.5%小苏打缓解酸中毒。

·目标:哺乳母猪日均采食量≥6kg

(采食不足→奶水差→仔猪腹泻)

2.关键营养素补充:·日粮添加:

·维生素E(300IU/kg) +

(0.3ppm) →提升初乳抗体。·益生菌(芽孢杆菌)+丁酸钠→改善奶水菌群。

·饮水添加:电解质(补液盐)防母猪脱水。

3.乳腺炎防控:

怀孕母猪夏季管理要点...

·产后注射长效头孢(如头孢喹肟),每日检查乳房硬块,及时挤通。

四、仔猪关键操作:早介入、少应激

1.初乳管理(最重要!):

·出生6小时内吃足初乳(200ml/),弱小仔猪人工辅助哺乳或灌服初乳冻干粉。

·初乳抗体检测:Brix折光仪≥22%

(合格线)

2.科学寄养:

·24小时内完成,按体型分群(避免弱仔竞争性饥饿→乱啃脏物→腹泻)

3.补铁与保健:

·3日龄补铁(150mg/),可同步注射 0.5ml长效土霉素或头孢噻呋 预防细菌性腹泻。

4.教槽料管理:

·5日龄开始诱食:选择高乳酸菌发酵料,每日4次、每次20g(剩料及时清除防霉变)。·饮水中添加:

·有机酸(pH4.0抑制病原)

·低剂量阿莫西林+粘杆菌素(仅用于腹泻高发场,7日龄起连用5)

五、病原针对性防控

1.细菌性腹泻(黄白痢)

·预防:母猪产前40/15天注射 K88/K99大肠杆菌疫苗。·治疗:

·口服 硫酸新霉素(10mg/kg)+蒙脱石(1g/),每日2次。

·脱水仔猪腹腔补液(5%葡萄糖盐水20ml+5%碳酸氢钠2ml)

2.球虫腹泻 (7-15日龄血痢)

·全场防控:产床彻底火焰消毒 (球卵囊耐化学消毒剂)

·治疗:

·3日龄口服妥曲珠利 (20mg/

kg),一次性给药(比百球清更安全)

·腹泻仔猪用 磺胺氯吡嗪钠 (30mg/ kg) 饮水3天。

3.病毒性腹泻(轮状病毒等)

·疫苗免疫:母猪产前5/2周接种胃流轮三联苗。·紧急处理:

·发病仔猪立即隔离,产房入口设消毒脚盆+洗手盆。

·全群口服 高免血清 或卵黄抗体。

六、避免三大常见错误

1.滥用抗生素:盲目注射庆大霉素等伤

肾药物,加重脱水死亡。

2.忽视饮水温度:仔猪饮用高温水管中

的水(>30)促进病原繁殖,应每天冲洗水线。

3.带猪消毒不当:消毒液喷湿仔猪身体

或保温垫料→冷应激腹泻。

腹泻诊断快速指引

腹泻类型发病日龄粪便特征
大肠杆菌1-7日龄黄色糊状
球虫7-15日龄棕红色番茄
轮状病毒10日龄以上水样喷射状
梭菌性肠炎1-3日龄血样带气泡

总结:成功关键点

1.干燥温暖的小环境(保温箱温度稳定+地板干燥)

2.6小时初乳吃足(200ml/头是底线!)

3.母猪能吃够(凉水+凉料+小苏打)

4.精准用药 (球虫用妥曲珠利,细菌巴

新霉素,病毒靠疫苗)

总结:成功关键点

1.干燥温暖的小环境(保温箱温度稳定+地板干燥)

2.6小时初乳吃足(200ml/头是底线!)

3.母猪能吃够(凉水+凉料+小苏打)

4.精准用药(球虫用妥曲珠利,细菌用

新霉素,病毒靠疫苗)

5.卫生死角清零(产床缝隙、水线、粪沟)

夏季产房腹泻防控是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全群爆发。坚持细节管理,方能显著降低损失!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