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主要侵害2-4月龄的仔猪,多呈慢性经过,也可呈急性败血症,对仔猪成活率影响较大。
主要症状:
1、急性型(败血型):多见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发病急,体温升高至41-42℃,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呼吸困难,耳根、胸前、腹下等部位皮肤呈紫红色,有时伴有腹泻,病程短,1-4天内死亡。
2、慢性型(结肠炎型):最常见,病猪体温稍高或正常,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反复腹泻,粪便呈灰白色、淡黄色或暗绿色,带有黏液或血液,有腥臭味。病猪逐渐消瘦、贫血,被毛粗乱,后期常因衰竭死亡,病程可达数周。
传播途径:
1、主要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土壤、用具等经消化道感染。
2、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健康猪可因接触被污染的环境而感染。
3、环境潮湿、饲养管理不当、饲料营养差、长途运输等应激因素会降低仔猪抵抗力,诱发本病。
预防措施:
1、疫苗接种:仔猪在30-45日龄时接种仔猪副伤寒疫苗,可有效预防本病。
2、加强饲养管理:提供清洁的饲料和饮水,保持圈舍干燥、通风、卫生,定期消毒。
3、减少应激:避免仔猪突然换料、温度骤变、过度拥挤等,增强仔猪抵抗力。
4、隔离检疫:新引进的仔猪需隔离观察,确认健康后再合群饲养。
治疗方法:
1、发病后及时隔离病猪,对圈舍彻底消毒。
2、可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如氟苯尼考、环丙沙星、磺胺类药物等
3、同时加强护理,提供易消化的饲料,补充维生素和电解质,缓解脱水和营养不良。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