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来说,猪场的养殖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母猪的发情配种率、空怀率、年产胎次、窝产仔猪数、健仔数和断奶仔猪的成活率以及断奶率等重要的指标上。其中母猪的窝产健仔数,尤其是初产母猪窝产健仔数是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同时也影响了母猪的生产性能和使用年限,从而影响着本场能繁母猪群的胎次结构、出栏率等。为了提高母猪窝产健仔数,减少初产母猪的淘汰率,提高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需要对母猪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1、选择优良品种,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

  母猪的产仔性能具有遗传力,因此要想提高窝产健仔数,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做好母猪的品种选择工作、要注意选择适合当地饲养条件的母猪,除了要考虑瘦肉率达到瘦肉型猪的标准、快速的生长发育、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高的繁殖性能外,产仔数量多也是重要的一个指标,一般在品种的选择上多为国外引进的一些优良的品种,或者利用其对当地品种进行改良,培育有特色的种猪,在选择个体时也要注意、选择具备体型匀称、体格健壮、性器官发育良好等标准。并且最重要的是要从产仔数多的后代中选择后备母猪

2、加强免疫,提高母猪抗体水平:

      仔猪在出生后不具备免疫力,需要通过初乳来获得被动免疫,研究表明,初乳中的抗体滴度是正常血清抗体滴度的3倍以上,这样的抗体水平足以保证仔猪从初乳中获得高水平的母源抗体,从而预防仔猪早期感染,提高健康水平和成活率、而母猪的抗体水平决定着乳汁中的抗体水平,因此,需要加强母猪的免疫工作。母猪临产前的免疫接种工作可以促使乳汁中含有较高的抗体水平,因此,需要在母猪妊娠后期进行免疫接种,从而提高抗体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母猪在免疫接种时的健康状况对于提高母源抗体来说非常的重要,因此,对母猪进行全方位的保健措施非常的有必要,对母猪日粮中添加抗病的营养物质更为科学,可以很大程度提高母源抗体水平。仔猪在出生6h内就要让其吃上充足的初乳,因为仔猪对初乳中的大分子免疫球蛋白的吸收能力是有时间限制的,因此,要落实好仔猪早吃、吃足初乳的工作,以使仔猪获得充足的母源抗体,从而增强免疫力,降低死亡率。

3、科学饲喂,保证适宜体况:

     养殖行业有句俗语“空怀母猪七八成膘,容易怀胎产仔高”,这足以说明体况对于母猪的窝产健仔数影响很大,因此,要保持母猪适宜的膘情、如果母猪膘情太差,则会导致生长发育受阻,发情排卵异常,排卵数量较少,卵子的活力不强,极易造成空怀;如果母猪的膘情过肥,也会造成同样的效果。因此,对于母猪要科学饲喂,保持适宜的体况和膘情,保证各种营养物质搭配合理且适宜,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元素的供给。母猪需要根据母猪实际的养殖情况来确定,在饲喂母猪时,体况过肥的母猪要少喂精料,使母猪在配种前保持中等膘情即可;对于体况较差、膘情较差的母猪需要加强饲喂,多喂些精料和动物性饲料,这样可以促进母猪尽快的恢复体况。

4、适时配种,提高配种受胎率:

      适时配种是提高母猪配种受胎率和增加产仔数的关键、对于初产母猪来说,要掌握好母猪的初配年龄,如果母猪配种过早,不但会影响到繁殖性能,还会造成母猪产仔数少,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从而影响到终生的繁殖性能,缩短使用年限。一般初产母猪的初配年龄8~9月龄,体重为60~70 kg,此阶段一般为第二个发情期,体成熟和性成熟都完成。对于经产母猪来说,也需要在合适的时机配种。母猪发情具有一定的规律,一般20天左右发情1次,发情期可持续3~5天,要做到适时配种,就需要掌握好母猪的发情排卵时间,根据母猪的品种、年龄、季节、气温等条件确定母猪的配种时间。在配种时采取人工授精技术,同时采取复配,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母猪的配种受胎率,并且在配种前对公猪的精液品质进行检测,可以确保精液的品质,对于提高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意义重大。

5、 减少胚胎死亡,提高产仔数:

      母猪在成功妊娠后有三个时间是胚胎死亡的高峰期,分别是合子附植初期、胚胎器官形成期和胎儿迅速生长期。在合子附植期,如果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如应激、饲养管理不当、饲喂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胚胎不能附植,造成胚胎死亡,最终被子宫吸收,所以这个阶段需要给母猪提供全价的营养物质,避免摄入有毒有害及有刺激的饲料,并且要加强管理,尽可能的避免母猪发生应激反应。在胚胎形成期,胚胎的死亡率较高,如果胚胎附植不稳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极易造成胚胎早期死亡,所以这阶段要注意给母猪提供一个适宜的养殖环境,科学饲养管理,不可刺激母猪,避免发生胚胎死亡。在胎儿的快速生长期,胎儿停止生长,胎儿过多时对营养的需求量增加,如果母猪受到不当的刺激或者营养的供应不足就会导致胎儿生长发育受阻,甚至是死亡。总之母猪在妊娠期要科学管理,合理饲喂,使母猪免受不良的刺激,摄入充足且合理的营养物质。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