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菌培养
活体分离。
样品类型:粪便、肠内容物。
优点:
o 细菌易在1天内完成培养。
o 任何实验室都易于做到(包括内部的)。
o 成本相对较低。
缺点:
o 一些大肠杆菌是肠道的正常菌群。
o 猪体内同时存在多种大肠杆菌。
o 以前用抗生素治疗过的猪会阻碍细菌生长。
药敏试验
测试活生物体在特定浓度的不同抗菌剂中的体外生长能力。
样品类型:粪便、肠内容物。
优点:
o 鉴定特定分离株对常见抗菌剂的敏感性或耐药性。
o 确定抗菌剂耐药性趋势。
缺点:
o 需要分离细菌。
o 体外测试结果可能与体内结果略有不同。
o 一些特定的抗菌剂可能不能被测试或需要单独的、特殊的测试方法。
o 中等成本。
组织病理学
评估是否存在组织病灶(损伤),从而确定是否存在疾病。有时也可以通过额外的特殊染色直接(细菌和寄生虫)或间接(病原)检测生物体的存在。
样品类型:组织。
优点:
o 将细菌与肠道损伤联系起来。
o 不需要特殊染色。
缺点:
o 需要在猪死亡后15min内用福尔马林固定肠道组织——肠道组织易腐败。
o 疾病存在节段性,因此应采集多个肠道样本。
基因分型
一种检测与已知毒力基因相关的核酸(DNA)特定序列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
优点:
o 操作简单。
o 通过检测与毒力因子相关的基因(不需要表达基因)来帮助识别致病性。
o 有助于选择正确的疫苗(匹配正确的菌毛)。
缺点:
o 需要分离细菌。
o 希望正确的分离株被基因分型(猪可以同时有多个分离株)。
o 价格适中,但通常1次只检测1个分离株。
通过 PCR 基因分型检测的大肠杆菌基因及其功能


细菌培养
溶血性取决于猪的年龄:
o 断奶前:非溶血性大肠杆菌。
o 断奶后:溶血性大肠杆菌。
纯度:
o 纯净生长:表明是致病因子的可能性很高。
o 混合生长:可疑菌株。
数量:
o 多:表明是致病因子的可能性很高。
o 中度:多种可能。
o 少:可疑(可能被污染)。
o 无:患病猪只先前可能用抗生素治疗过,或该菌株不是关键致病因子。
药敏试验
易感:如果抗菌药物能到达目标组织,则可能是治疗的好选择。
耐药:选择不同的抗菌剂。
MIC(最低抑菌浓度):如果做MIC测试,确保所选抗菌剂在目标器官中达到列出的MIC值。
组织病理学
阳性:如果能够证明大肠杆菌粘附于上皮细胞的肠道病变,则与指控的疾病有很强的关联。
阴性:无肠道病变。
基因分型
基因分型对于确定分离的大肠杆菌是否包含毒力因子(能证明该分离株是致病的)非常有价值。

患有腹泻的猪(任何年龄)
收集2头或多头未经治疗的腹泻猪的直肠拭子,并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和基因分型。
安乐死1-3头未经治疗的腹泻的仔猪。立即收集每头仔猪的3个肠道样本并将其放入福尔马林溶液中。收集新鲜肠道样本,冷藏运送用于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和基因分型。

【版权声明】来源:曲博士猪群健康管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