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仔猪腹泻是现代养猪生产的常见问题,导致仔猪断奶前高死亡,断奶体重低,治疗药费增加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都会导致仔猪腹泻。
非感染因素:
诸如饲养管理较差、环境应激和母猪奶水差等。
感染性因素:
包括病毒、细菌、球虫等。
几乎所有爆发腹泻的猪群都能检测出一种以上的病原[1]。
常见的疾病因素主要由四种病毒、四种细菌和猪等孢球虫(见表1),肠道病原的病理学和诊断见表2。猪等孢球虫是最常见的病原,本文重点阐述猪等孢球虫与其他肠道病原对肠道损伤的交互影响。
表1:引起产房仔猪腹泻的因素

表2:肠道病原的病理学和诊断


仔猪摄入孢子化卵囊后,卵囊在小肠段的空肠和回肠定植,进行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在繁殖过程会对肠绒毛造成损伤(见图1),造成大肠杆菌的二次继发感染。因此现场解决球虫的腹泻时,也要注意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治疗。

图1:球虫感染后造成肠绒毛损伤,导致大肠杆菌的二次感染

Mundt HC等报道,在A型产气荚膜梭菌阳性猪群,球虫感染后,更容易增加梭菌感染的机会,图2显示电镜下球虫感染后,梭菌更容易定植。继发梭菌后死亡率比单纯球虫感染高30.5%[2,3]。

图2:电镜下的球虫感染患侧梭菌定植的染色

图3:混合感染等孢球虫和梭菌所致坏死性肠炎的病理剖检图

B.Koudela[4]等报道分别口服猪等孢子虫和轮状病毒,仔猪同时或先后不同的顺序和不同的间隔感染轮状病毒和等孢球虫,肠道的损伤更严重,机制是轮状病毒和猪等孢球虫竞争成熟的、有酶活性的肠道吸收细胞,当肠上皮在功能和形态上被一种病原感染破坏时,其他病原对肠道的破坏作用会协同。

图4:球虫和轮病病毒感染后,肠道损伤照片

S.McOrist[5]等报道在已确诊球虫阳性场,4日龄口服妥曲珠利,跟踪保育到生长猪群的胞内劳森菌的感染情况,发现试验组(口服妥曲珠利)的胞内劳森菌的感染率更低,试验组猪群在21-105日龄的料肉比比对照组低0.17,日增重高14克/天。
这些结果证实了妥曲珠利对断奶前仔猪球虫病的保护作用,并证明了对断奶后肠道健康和饲料转化率的特定有益影响。

图5:试验组和对照组猪只感染胞内劳森菌的血清学图

综上所述,仔猪腹泻是多病原的,我们在控制产房腹泻要采用系统性思维,重点解决已存在的病原和病毒性疾病,避免多病原的协同作用,减少协同作用对肠道损伤。
【版权声明】来源:礼蓝猪业。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