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检查每个产床时,先观察产床的环境气候(温暖/寒冷/有无穿堂风)。如果所有猪只均已站立活动,则不要进入产床内部。

1、站在产床前,对仔猪的躺卧行为和母猪的行为形成初步整体观察。

2、站在产房栏位前,对仔猪的躺卧行为和母猪的行为形成一个总体印象。

3、评估母猪的健康状况。

4、检查母猪和仔猪的饲料和水源供应。

5、检查仔猪保温区的环境。

6、揭开仔猪保温区的顶棚,确定所有仔猪可以自主站起来。

7、评估仔猪的健康状况,并在必要时启动治疗。

8、决定如何处理生长不良的仔猪。

9、检查产床是否需要调整。

产房设施检查不足可能会导致:

1、由于关节炎或其他疾病导致的仔猪死亡率增加。

2、因未能及时护理生长迟缓的仔猪而导致死亡或者仔猪均匀度差。

3、不能及时护理病弱仔猪。

4、不能及时治疗生病的母猪。

每天检查所有仔猪非常重要。从最年轻的仔猪开始巡栏,避免将年龄较大的仔猪疾病传播到年轻的仔猪。0-7日龄仔猪很容易掉队,如果发现他们必须在 1 天内得到处置。断奶前几天也很重要,急性疾病的仔猪必须及时治疗,早期关节炎的仔猪只有在早期治疗才能治愈。

1、产床观察的第一印象通常相当准确。大小不一的仔猪、在母猪乳房旁寻找的仔猪、“挤在一起” 的仔猪或侧卧的母猪都是出现异常的迹象。

2、检查母猪乳房是否有发红,腿部、肩胛骨、肩部损伤,体况等,并在必要时启动治疗。参见《H25 - 肩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以及《H15 - 母猪的疾病和治疗》 。

3、每天检查仔猪的饲料槽是否为空。调整饲料剂量 - 参见《 H23 - 仔猪的喂养》。还要检查母猪饲喂器的功能。

4、在不打扰仔猪的情况下观察,仔猪不存在扎堆。

5、如果在检查时有些仔猪没有站起来,必须让它们站起来并检查它们。检查保温区是否干燥和温暖,检查栏位内是否有穿堂风。参见《 H13 - 仔猪的环境。》

即使仔猪均匀的躺在保温区,看起来健康,仍然重要的是让所有仔猪站起来并四处走动,看看它们是否有腿部问题等,并进行治疗。记住:当仔猪躺下时,你可以看到它们,但你看不到它们是否有问题。

6、如果仔猪死亡率很高,记录一段时间的死亡原因。当仔猪接受了推荐的治疗方案,如果治疗无效的话要评估是否继续治疗或是否安乐死仔猪《 H16 - 仔猪的疾病和治疗》。

7、露出脊骨、侧腹凹陷的仔猪吃得太少,应尽快寄养母猪那里。参见 丹麦养猪研究中心:产房弱仔猪的寄养要点(H12)。如果母猪停止哺乳了(即整窝仔猪生长缓慢),找到另一只有相同数量产奶好的母猪,把两窝仔猪交换,把 “弱” 仔猪寄养在表现良好的母猪那里,把生产状况好的仔猪寄养已经停止的母猪那里,这样能有助于刺激已经停止哺乳母猪、避免发情。参见 丹麦养猪研究中心:整窝寄养(H11)。

8、仔猪达到3-5日龄能够自主有效活动,就扩宽定位栏。在哺乳时,乳房旁的足够空间可以增加 25% 的乳汁分泌。







【版权声明】来源:养猪文摘。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