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PRRSV ELISA检测出的抗体水平和阳性率并不和保护率直接相关,但其阳性率可以反映病毒的感染率(或疫苗的免疫率),临床上需结合猪群的抗体走势、阳性率、离散度、整齐度以及临床症状、生产成绩,一起判断疾病的感染规律。单个个体动物或者整个猪群的S/P的走势能够反映病毒感染所处的阶段,可用于分析是感染初期还是转归阶段。离开了基准线,由于动物个体反应性存在差异,单独谈S/P大于2,或者大于多少判断为野毒感染,小于2判断为疫苗免疫是极不合理的。

抗体水平稳定群因有抗体的保护受PRRSV感染的压力最小,但随着抗体依赖增强作用机制的发现,低浓度的抗体或许更有利于病毒的传播;抗体水平不稳定群的阴性群没有抗体保护,面临PRRSV感染的压力最大,只能依靠自身免疫机制抵抗野毒入侵;抗体水平不稳定群中的高抗体群现在对病毒的抵御能力还比较模糊,一般认为高抗体效价是由于野毒或者毒力较强的疫苗株感染导致,即异常高的抗体水平预示着猪只正在发病。

由于从病毒感染到ELSIA抗体转阳(S/P>0.4)通常需要7-10d左右,这个窗口期内感染动物可能会被漏检,在阴性动物引种,或者确认阴性群的时候可以同一动物间隔一定时间检测2次,或者直接人为设置更苛刻的cutoff值只接收S/P<0.2的猪,这样风险会低一些,安全性会增加。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