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后备母猪占猪场总群体量较小,大部分猪场会直接使用妊娠期饲料、哺乳期饲料或者使用育肥饲料进行饲喂。而猪群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营养水平和营养物质差异较大,不合适的饲料可能会导致后备母猪生殖系统发育不良,导致超期不发情或者发情状态不明显,进而影响生产成绩。

项目猪场为福建某母猪存栏6000头的种猪场,2024年初引种采取的批次化。8月中旬剩余最后一批后备母猪已达9月龄,猪群表现不发情、发情不明显未配种。PTT养猪学习院余奎老师应邀进入现场了解后发现,这批次后备母猪一直饲喂育肥饲料,生殖营养补充不足导致生殖系统发育不良,发情状态不明显。

经过余奎老师在场内的指导,场长和技术骨干讨论商议后决定将>140kg、月龄在9月龄的同一批次超期后备母猪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维持现有饲喂方式,实验组配种前14天在饲料中连续添加生殖营养仔多多,10g/头/天。两组其余管理方式均相同。

1、生产管理改善

经过对比实验,场长和技术骨干意识到后备母猪持续饲喂育肥猪饲料会导致生殖系统发育不良进而影响母猪繁殖成绩。对后续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和母猪繁殖成绩的提升意义重大。

2、生产成绩提升

项目实施后,实验组出现静立反应的母猪为46头较对照组32头多14头,静立比例较对照组高26.92%。实验组受孕头数48头较对照组40头多8头,5周受孕率较对照组提高15.39%。

后备母猪长期饲喂育肥饲料将导致后备母猪缺乏生殖营养,进而影响母猪生殖系统发育,对后备母猪的利用率影响深远。本项目表明,通过额外添加生殖营养可以提高超期后备母猪静立的比例和受孕率。


在养猪行业的要素竞争逐渐缩小的背景下,人成为决定要素发挥程度的主要因素,人才成为猪场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提升人员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日益成为养猪企业高层管理者关心的话题之一。

在长期的养猪企业服务中,PSY 应用研究院以组建学习型组织为核心,提升效率为目标,从点、面、体多维度总结出“1+3 精益生产项目咨询模式”。





【版权声明】来源:PSY应用研究院。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