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猪蓝耳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目前尚无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和特效药,应以综合防治为主。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治疗方案和建议:

       注射疫苗:目前有灭活苗和弱毒苗两种疫苗可以使用。我国已研制出适合我国流行毒株的灭活苗,免疫后 20 天抗体可达到高峰,并可持续 6 个月左右,可用于种猪的免疫预防。对于弱毒苗的使用需谨慎,应在猪场经血清学检查确实感染了该病后,考虑用弱毒苗接种以缓解仔猪的呼吸道症状,降低死亡率,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减少经济损失。弱毒苗的免疫程序为:后备母猪配种前 2-3 周免疫一次,确保其高效价抗体水平以有效保护怀孕期不受病毒侵害;仔猪 23-25 日龄使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作后备种猪使用时,于配种前再免疫接种 1 次。在仔猪进行免疫时,每头每次加入猪用转移因子 0.25 毫升,与疫苗分别肌注,可有效地促进抗体形成,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免疫麻痹和免疫耐受的发生。

  使用药物:可以使用一些抗病毒类的药物来进行尝试性治疗,如板蓝根注射液+头孢噻呋钠等。

  隔离病猪:一旦猪场发病,要对病猪和外观健康的猪尽快隔离饲养,料糟、水槽严格分开,猪只之间不能相互接触以防传染。

      需要注意的是,接种疫苗并不能产生 100%的保护,而仅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用了疫苗后还有发病的可能,尤其是弱毒苗的使用更应该慎重。同时,保育猪蓝耳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猪的具体情况和养殖环境。此外,预防保育猪蓝耳病也非常重要,可以采取坚持自繁自养、严格的免疫制度、确保猪舍清洁卫生,最好做到全进全出等措施。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