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前保健方案

营养管理:根据母猪的体况和怀孕阶段调整饲料配方和喂量。怀孕前期,适当控制采食量,避免母猪过肥;怀孕后期,逐渐增加饲料供给量,特别是在产前20-25天开始攻胎,可在饲料中适当增加葡萄糖等营养物质。

免疫接种:在产前4-6周,对母猪进行必要的疫苗接种,如猪伪狂犬病疫苗、猪瘟疫苗、猪口蹄疫疫苗、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二联苗等,以增强母猪的免疫力,使仔猪通过初乳获得母源抗体,增强抗病能力。

环境管理:保持猪舍清洁干燥,温度适宜,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可通过安装水帘、风扇等设备控制舍温在20℃-25℃;冬季做好防寒保暖,铺垫干草等。控制好猪舍湿度,一般保持在65%-75%。每天定时通风换气,减少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浓度。

健康监测:产前2周左右,对母猪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包括体温、采食、精神状态、粪便等,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疾病问题。可定期采集母猪的血液、粪便等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监测母猪的抗体水平和健康状况。

2、产后保健方案

产后护理:母猪分娩后,及时清除产床上的污染物,如胎衣、羊水、恶露等,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母猪的外阴、乳房和后躯,保持清洁卫生,每天1-2次,连用3-5天。对产后虚弱的母猪,可静脉输注葡萄糖、生理盐水、维生素C、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补充能量和营养,促进母猪恢复。

消炎抗菌:产后24小时内,给母猪注射长效抗生素,如头孢噻呋钠、阿莫西林等,预防产后感染。也可在产后连续3-5天在饲料中添加阿莫西林、林可霉素等抗菌药物。若母猪出现子宫内膜炎,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子宫,然后注入宫炎净、青霉素等药物。

促进泌乳:分娩当天可少喂或不喂精料,只供给充足的饮水和少量的青绿饲料;产后第2天开始逐渐增加饲料量,每天增加0.5-1千克,至产后7天左右达到正常采食量。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催乳剂,如王不留行、通草、黄芪等中药,或添加优质的鱼粉、豆粕等蛋白质饲料,同时保证充足的饮水,可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等。

仔猪护理:及时帮助仔猪吃上初乳,固定乳头,弱小的仔猪固定在靠前的乳头,强壮的仔猪固定在靠后的乳头,保证每头仔猪都能吃到足够的初乳。注意观察仔猪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处理仔猪的脐带炎、黄白痢等疾病问题,对体弱的仔猪可进行人工辅助哺乳或寄养。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