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是猪的一种常见和多发病,它不仅给猪场带来猪只死亡的直接损失和大量医药费的支出,而且还影响到幸存猪的生长发育。近年来,腹泻病在一些地区和猪场的流行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养猪业经济效益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各种类型的腹泻中,以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最高,危害严重。它们可以是原发性的,也可以是继发感染的,而寄生虫和管理不当、营养缺乏等因素引起的普通内科病则往往是腹泻性疾病的诱发原因。为进一步加强猪腹泻病的防治,现将生产中常见的猪腹泻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7、传染性胃肠炎

 7.1 流行特点 多流行于冬春寒冷季节,各种年龄段的猪只均易感,10日龄以内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 5周龄以卜的病猪则很少死亡,成年猪只几乎无死亡。

 7.2 特征症状及病变 仔猪突然呕吐、水样腹泻、脱水;成年猪只症状轻微,仅表现厌食和短期腹泻。病仔猪胃内充满凝乳块,胃底黏膜轻度充血,小肠充血,有泡沫状液体和未消化的凝乳块,肠壁变薄,呈半透明状。

 7.3 实验室检验 免疫荧光抗体试验、仔猪接种试验、血清抗体监测等方法都可应用于该病。

7.4 防治 可选用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或并发感染,并选用收敛、止泻、强心、补液、壮补等对症疗法。预防上可选用其弱毒苗在该病流行季节前对全场猪只普遍接种,或用其灭活苗免疫母猪,可使仔猪从乳汁中获得被动免疫。

8、流行性腹泻


 8.1 流行特点 多发生于寒冷季节,大小猪只几乎同时发生腹泻,成年猪在数日内可康复,仔猪则有部分死亡。

 8.2 特征症状及病变 呕吐、水样腹泻,明显脱水,食欲大减,与猪传染性胃肠炎极为相似。病变仅限于小肠,肠管扩张,含有大量黄色液体,肠壁变薄,肠系膜淋巴结水肿。

 8.3 实验室检验 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荧光抗体和免疫电镜,可检测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抗原或病毒。

 8.4 防治 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可用猪流行性腹泻弱毒苗或灭活苗进行预防注射。其一般治疗方法,同猪传染性胃肠炎。

9、球虫病


 9.1 流行特点 多发生于温暖潮湿季节,7~21日龄的仔猪易感。特别是饲养在阴暗、潮湿、卫生条件不良猪舍内的仔猪,其发病率较高。

 9.2 特征症状及病变 排土灰色、黄色胶冻样或水样稀粪,混有大量黏液和未消化的饲料。空肠和回肠呈卡他性炎症,肠壁增厚,并有黏液性渗出物附着或呈坏死性病变。

 9.3 实验室检验 用饱和盐水浮集法可检查出粪便中的卵囊。

 9.4 防治 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条件和防止母猪排出卵囊是防治该病的关键。可选用磺胺类药物或氨丙啉进行治疗。

10、缺铁性贫血

 10.1 流行特点 无明显季节性,多发生于猪舍为木板或水泥地面而又不采取补铁措施的猪场内,15~30日龄的仔猪常大批发生。

 10.2 特征症状及病变 食欲减退,消瘦,黏膜苍白,光照耳壳呈灰白色,几乎见不到明显的血管,下痢与便秘交替出现。剖检见皮肤及黏膜显著苍白,有的轻度黄染,胸、腹腔积液。实质脏器出现脂肪变性,血液稀薄,肌肉色淡,胃肠和肺脏有炎性病变。

 10.3 实验室检验 验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均降低。

 10.4 防治 可口服或注射补铁剂,如牲血素、铁钴合剂、右旋糖酐铁剂等。一般仔猪3日龄时及时补铁,则预防效果确实可靠。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