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气温波动大、圈舍湿度高,猪腹泻问题进入高发期。不少养殖户因误判病因、处理不及时,导致仔猪成活率下降、育肥猪生长停滞,损失惨重。今天就从“识别-原因-应对”三方面,教大家科学防控猪腹泻。
一、先分清:3类常见猪腹泻,症状大不同
不同病因导致的腹泻,症状有明显差异,盲目用药只会延误病情,先记住这3个关键区别:
细菌性腹泻:多发生在1-3日龄仔猪,粪便呈黄色、灰白色糊状,常混有气泡和黏液,仔猪精神萎靡、脱水快,比如大肠杆菌引起的黄白痢。
病毒性腹泻:传染性强,全群易爆发,粪便多为水样(黄色、绿色或黑色),伴随呕吐、体温升高,比如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10日龄内仔猪死亡率高。
营养性腹泻:多因饲料霉变、突然换料或仔猪消化不良导致,粪便中常带未消化的饲料颗粒,无传染性,调整饲料后可逐步缓解。
二、找根源:这4个“隐患”是腹泻导火索
除了病原体,养殖管理中的细节疏忽,往往是腹泻的“助推器”,尤其要注意:
1. 环境温差大:仔猪保温箱温度低于28℃、圈舍昼夜温差超10℃,易导致肠道蠕动紊乱,引发腹泻。
2. 卫生不达标:粪便堆积未及时清理,病原体(如轮状病毒、沙门氏菌)通过饮水、饲料污染,经口传播。
3. 疫苗没做好:母猪未接种腹泻疫苗(如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二联苗),无法通过母乳给仔猪传递抗体,仔猪抵抗力弱。
4. 饲料有问题:突然更换饲料品牌、饲料中玉米霉变(含黄曲霉素),刺激猪胃肠道,引发消化不良性腹泻。
三、抓关键:科学应对分“3步走”,降低损失
一旦发现猪群腹泻,别慌!按“止损-治疗-预防”的顺序处理,效率更高:
1. 紧急止损:先补水防脱水
腹泻的核心危害是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仔猪。可在饮水中添加“口服补液盐”(按说明书稀释),让猪自由饮用;严重脱水的仔猪,需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每天1-2次,避免仔猪因脱水死亡。
2. 对症治疗:别盲目用抗生素
细菌性腹泻:可选用敏感抗生素(如硫酸新霉素、氟苯尼考,需遵兽医指导),搭配益生菌(如枯草芽孢杆菌),调节肠道菌群。
病毒性腹泻:无特效药,重点靠“支持治疗”——保温(仔猪箱温度提至30-32℃)、补营养,同时用二氧化氯对圈舍每天消毒1次,防止扩散。
营养性腹泻:立即停用可疑饲料,更换为易消化的全价料,在饲料中添加蒙脱石散,吸附肠道毒素,缓解腹泻。
3. 长期预防:做好“3个重点”
母猪管理:产前40天、20天各接种1次腹泻疫苗,保证仔猪出生后有母源抗体保护;产后及时清洁乳房,避免仔猪吃奶时感染。
环境控制:仔猪阶段保持保温箱温度28-32℃,育肥猪舍温度控制在18-22℃,每天清理粪便,每周用戊二醛消毒1次。
饲料管理:饲料现配现用,避免霉变;更换饲料时,按“旧料70%+新料30%”逐步过渡,3-5天完成换料。
猪腹泻看似常见,但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养殖收益。关键在于“早识别、早应对”,更要做好日常预防——毕竟,减少发病比治疗更重要。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帮养殖户们平稳度过腹泻高发季,评论区也欢迎分享您的防控经验!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殖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