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邀请25家大型猪企开座谈会,研究部署生猪产能调控工作!如果此次能落实100万头母猪减产任务,测算对年度生猪出栏量的影响(减少)可高达1500万头!对猪价的刺激又能达到什么程度呢......

25大猪企集结开会

据财联社报道,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拟于9月16日在北京召开生猪产能调控企业座谈会。本次会议将邀请牧原、温氏、双胞胎、新希望、德康、天邦、中粮、大北农等25家企业参会,共同研判分析当前生猪生产形势,交流生猪养殖企业落实产能调控要求的措施与成效,研究部署今年下半年及明年生猪产能调控工作。

按理来说,养猪业对于“产能调控”已高度重视,为何官方还要继续开会,并且这次是两大部门邀请几乎所有主要龙头猪企商讨,其影响力和意义不言而喻!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产能去化缓慢。

一方面,减产信号从5月份开始释放,但是5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是4042万头,到7月末仍旧是4042万头!

另一方面,8月各大上市猪企出栏量公布,20家猪企共销售生猪1684.38万头,环比、同比显著增长!

虽然,从生产周期来看8月份各大猪企出栏增长无可厚非,毕竟这些商品猪的产能规划要追溯到最少10个月前。但是,问题在于现在的母猪产能相比10个月前也并未明显减少,那么恐怕展望未来一年都未必能推动猪周期反转。

最重要的是,从5月到8月份,3个月时间足以看清楚猪企们对待“调节产能”一事的真实态度。可以说,除了牧原已切实减产19万头能繁母猪以外(计划全年减产32万头母猪),还没有看到其他猪企贡献真正有效的减产成果。

部分猪企表面上积极响应,实际上却只是限制二育和降低些许出栏体重,更有许多大猪企“置若罔闻”,仿佛对“调节产能”一事根本不知情。

如此下去,农业农村部调节100万能繁母猪的规划何时能落地?猪周期何时能够反转,而广大中小养殖户的利益又如何保障?

正因如此,此次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改委两大部门召开的座谈会,意义才显得非凡,大概率将有实质性的方案出台,指导各大猪企调控产能。不过,到2026年要调减100万母猪产能并非易事,具体有哪些方案可以实施呢?

100万母猪调减方案及影响

针对百万母猪调减方案,笔者从网上搜集意见和看法,具备可行性的大多有以下几种:

1、头部企业产能压减:针对大型猪企,通过窗口指导明确调减目标。

2、信息披露标准化:要求上市猪企公开能繁母猪存栏结构(如PSY值、胎次分布)和产能调减计划,接受社会监督。

3、环境安全不达标劝退机制:对存在环保污染、疫病风险的大型猪场实施劝退,推动劣质产能加速退出。

4、大数据监测预警:依托国家级生猪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能繁母猪存栏、仔猪价格、屠宰量等核心指标,并通过月度产能报告和季度形势分析会,向行业发布权威信息,引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节奏。

5、分区落实减产目标:将全国母猪减产目标下放到各省市自治区,明确各省明年的能繁母猪保有量标准,进而压实减产任务。

实际上,现在已经有多个省份开始逐步落实“母猪减产”的工作:

例如广东省就在8月28日召集头部猪企、屠宰企业及专家召开产销形势分析座谈会,明确提出适度调减生猪产能的精准调控措;

还有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处处长王彦华明确表示,“面对生猪产能阶段性供过于求的局面,河南省扎实做好生猪产能调控,结合PSY水平提升情况,及时将全省能繁母猪保有量目标由400万头下调至370万头。”

此外江西省也在《2025年全省畜牧业发展项目调整方案》中,将能繁母猪补贴任务数从11.6万头下调至10.89万头,通过补贴政策杠杆引导产能优化。

综合以上,从实际情况出发,也许将减产目标和任务明确到各地区,再由各地区依据当地情况灵活调控,对企业积极引导,结合各项举措,也许会是不错的方案。

那么,如果能够成功减产100万能繁母猪,对于生猪产能的影响将有多大呢?

如果按牧原计划2025年淘汰32万头母猪,预计减少商品猪出栏900万头的比例计算,即每淘汰1头母猪减少约28头出栏。那么调减100万头母猪将减少约2800万头商品猪出栏,但这一数据太过理想,因为牧原的母猪数据并不能代表行业平均水平。

而如果将母猪和出栏量视作一个整体数据,减产100万母猪大约是去化1/40的母猪总量,对应年出栏量则约是减少7亿*1/40=1750万头,但这也同样比较理想,因为在淘汰低效母猪的同时行业生产力也在持续提升。

综上判断,笔者个人认为,减产100万能繁母猪带来的商品猪出栏减少可能在1500-2000万头之间,实际情况则肯定会受到所有生产主体的共同影响。

相较于我国7亿头的年出栏量,1500万头商品猪看起来似乎并不多,但对猪价的提振将是十分显著的!因为回顾历史数据可知,2021年全国生猪出栏67128万头,是近年来最为接近减产1500万后的出栏总量!

而据农业农村部公布,2021年猪价虽然从1月份35.8元/公斤回落到12月份的17.59元/公斤,但12月份猪价依然高于每公斤15.5元的平均生产成本2元左右。从生猪养殖收益看,2021年全年每出栏一头生猪仍有564元的利润,高于正常年份200元左右的盈利水平。(2021年的平均猪价约为17.5-18元/公斤)

这意味着,如果行业能正常减产100万头能繁母猪,所带来的猪价提振将是十分有利的,将平均猪价提升到16元/公斤以上的概率极大!

总的来说,这次两大部门召开会议表明了对生猪产能调控的决心,相信各大猪企对此也会引起足够重视,不能再像前两个月那样“蒙混过关”;而随着产能调减到位,养猪业也有望迎来合理利润。


 【版权声明】来源:猪好多平台。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用药请遵循医嘱,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