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猪市场经历了一轮市场普遍期待的快速上涨行情,生猪价格持续攀升,最高触及15.31元/公斤,市场乐观情绪随之高涨。彼时,业内普遍聚焦于猪价能否突破8元大关。然而,行情随后发生意外转变,涨势未能延续,在触及阶段性高点后,生猪价格上行势头明显减弱,显现疲态,出现震荡回落迹象。
反内卷背景下,生猪产能有望迎来调控。政策有望为猪价形成托底,但上涨空间取决于猪肉消费情况。
生猪
“反内卷”能否提振猪价?
三季度的猪价走势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一方面,猪肉消费传统淡季临近尾声,需求有望逐渐回暖,更重要的是,反内卷背景下,生猪产能有望迎来调控。

近期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与此同时,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也于近期持续引导生猪养殖行业去库存、去产能、优结构。
养殖企业纷纷响应号召反内卷,6月销售月报显示头部企业出栏体重有所下移,牧原股份的能繁母猪存栏亦连续两个季度调减,第三方监测数据也显示集团企业出栏均重已连续7周下移。生猪养殖行业“反内卷”短期有利于库存释放,或利好秋冬消费旺季猪价,中长期或抬高猪价中枢、提升养殖行业整体盈利能力。
某农业分析师表示,由于本轮“反内卷”更加侧重于“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而非“过剩产能化解”,非洲猪瘟之后行业的快速扩张中,仍有大量企业低质量扩充产能,行业成本方差依旧巨大,产能调控有望引导低效的生猪产能出清,包括停止增加能繁母猪存栏、不鼓励销售二育猪源等,促进生猪养殖行业高质量发展。
能繁母猪存栏量是影响生猪价格趋势的关键变量,其指引了未来8~10个月的生猪产能。
农业农村部在近期的生猪生产调度会上提出要调减全国能繁母猪存栏100万头左右至3950万头,优化生猪生产、加大弱仔淘汰力度,引导降低出栏体重。
“生猪养殖行业有望迎来一个新时代,行业步入高质量竞争阶段,低成本是上市猪企穿越猪周期的核心竞争力,考验规模化养殖企业的经营策略、成本管控、疾病防御等能力。”
上述分析说,“从1~3年时间来看,生猪行业供给受限可能会是新常态,规模养殖企业的扩张亦将大幅放缓甚至停滞,行业竞争格局将慢慢优化,以量换价,优质企业盈利的底部将不再是亏损,利润底部和中枢都将大幅抬升。预计下半年的猪价波动幅度有限,政策有望为猪价形成托底,上涨空间取决于猪肉消费情况。”(来源:第一财经、时代周报、人民财讯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