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养猪的朋友朋友圈都热闹起来了,猪价突然涨了!6月11日国家收储1万吨冻猪肉的消息刚一落地,市场立马有了反应。不少养猪户心里直打鼓:这波涨价是真要翻身了,还是跟之前一样,只是短暂热闹一下?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先说说为啥突然涨了?政策“看得见的手”先发力
这次收储有点不寻常。按规定,猪粮比低于6:1才触发三级预警,可现在猪粮比还有6.29,养殖户还有点微利呢,国家就出手了。虽说1万吨肉摊到全国市场上,也就相当于11万头生猪,跟每天出栏几百万头的规模比起来,确实不算多。但政策信号可比肉量本身更重要——这说明上头已经盯着猪价连跌半年的事儿了,不想让养殖户再这么苦下去。
除了收储,最近还有个大动作:相关部门喊停了头部猪企的能繁母猪扩产,还要求控制出栏体重在120公斤左右。这招是从根子上调节产能,避免后面猪多成灾,价格又被砸下去。
再看看市场基本面:供应还压着,需求没起来
其实5月份猪价跌得挺惨。规模场集中出栏,散户一看价格不行也急着卖,再加上天热猪肉不好卖,标肥价差倒挂(就是肥猪比标猪便宜),市场上猪多货足。到6月10号,外三元标猪都跌到13.93元/公斤了,不少人都念叨着“又回到6元时代”。
需求端也不给力。夏天谁家顿顿吃红烧肉啊?南方梅雨潮湿,北方天热胃口差,菜市场卖肉的都说白条猪走得慢,屠宰场开工率低,还使劲压价。而且鸡蛋、蔬菜价格便宜,老百姓吃肉的心思就更淡了。
这波涨价能撑多久?得盯着三个变量
1. 政策后续动作:收储要是“只收这一次”,那也就是短期打个气;要是后面再来几轮,或者出台补贴、贷款支持,养殖户信心就上来了。但政策也怕“矫枉过正”,万一刺激大家扎堆补栏,过几个月供应又爆了,价格还得跌。
2. 出栏节奏变化:现在不少养殖户想着“趁着涨价赶紧卖”,但也有人赌后面还能涨,压着栏不出。要是规模场带头放量出栏,散户跟风,市场立马又供大于求。相反,要是大家都惜售,价格还能撑一阵子。
3. 需求啥时候回暖:等天凉快了,中秋、国庆、春节这些节骨眼,猪肉肯定好卖。但要是经济恢复慢,老百姓手头紧,或者进口肉突然增加,需求还是起不来,猪价也就难有大起色。
养猪户该咋办?别赌行情,稳扎稳打最靠谱
有个数据值得注意: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连降11个月了,按照10个月的传导周期,下半年供应确实会收紧。但也别盲目乐观,毕竟现在存栏基数还不小,真要缺猪可能得到明年年初。
行业里有句话说得好:“赚不赚钱,看成本;亏不亏本,看出栏。”与其天天盯着价格涨跌,不如把心思放在降成本、防疫病上。该出栏就出栏,别学“二次育肥”赌高价——今年政策明确要调控二育,跟风追涨风险太大。
说到底,猪价这事儿就像坐过山车,涨涨跌跌都正常。政策出手是好事,但市场规律也得尊重。对咱老百姓来说,肉价太便宜,养猪的赔本;肉价太贵,吃着又心疼。只有产业上下游都稳当,价格才能真正平稳。这波涨价是拐点还是昙花一现,下个月再看市场咋走,咱心里就更有数了。
文章来源:今日猪价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