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以来,生猪价格沿袭5月中旬以来的下跌走势,甚至跌势有所加深。
据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市场中,除广东和浙江两省猪价在15元/公斤以上,其余各地猪价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探,其中东北及西北大部省份生猪价格已经跌破14元关口,其余大部地区生猪主流报价下跌至14-14.5元/公斤。
上周末,生猪价格呈进一步探底走势,全国生猪均价逐步向14元/公斤靠近,南北大部猪价重心持续下移。其实,进入6月份以来,受供需基本面利空因素影响加剧,养殖端恐慌情绪逐步升温,出栏积极性明显增加,生猪供应阶段性过剩,继而生猪价格走势承压明显,市场呈现震荡进一步下探寻底态势。
而端午节后,随着全国各地气温的大幅度攀升,消费端对市场价格提振力转差,尤其是对中大猪需求进一步减弱,标肥倒挂情况加剧,猪价持续下跌,导致养殖端不仅对加速释放大猪,对中小标猪认卖心态积极,加之各地集团场普遍降重增量出栏,各地市场普遍出现标肥同步下跌局面。
总体来看,当前生猪价格水平不但跌至2025年以来新低,而且已创下去年5月中旬以来的新低。
5月中旬以来生猪价格的跌势终于浮出水面,6月份这个跌势还在扩大。因为养殖端的卡量操作和二次育肥入场,整整把早就应该出现的跌势延缓了两个月才出现。
从供应端来看,当前正处于能繁母猪存栏高峰的兑现周期,整体生猪供应持续宽松表现。与此同时,前期二次育肥及市场压栏情绪的高涨,累库压力凸显,导致现阶段生猪出栏均重仍处于偏高位水平。可以说,当前市场中大猪存栏依旧较多,大猪产能去化压力尚存,将继续对市场价格造成打压影响。
而进入6月份以后,南北地区气温还将进一步升温,持续炎热的高温天气将进一步限制肉类消费积极性,当下屠宰企业采购积极性并不大,在供强需弱的基本面之下,屠宰多以销定产,甚至有压价的操作。
受现阶段供需双空影响,预计短时生猪价格或仍将保持震荡下跌态势。而拐点应该在大猪产能去化压力消失之后,生猪价格方有实质性涨跌的契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