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能繁母猪存栏量在触底之后强势反弹,与此同时生产效率也实现显著提升,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MSY)达到23.4头。在此双重因素推动下,2025年一季度标猪出栏量同比大幅增长9.8%。并且,从市场趋势来看,预计二季度供应压力将攀升至顶峰,生猪市场供应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4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正式发布公告,宣布将对所有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34%的关税。这一举措意味着,自年初至今,中国对美国猪肉所加征的关税税率累计将攀升至44%的高位。在此背景下,国内猪价是否会因此迎来一波积极的影响,成为业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重磅揭秘!4月生猪市场“暗流涌动”:
集团扩张、散户消亡与猪价迷局!
一、供需失衡加剧,价格走势迷雾重重
供应端压力骤增,双峰叠加隐忧显
2024年能繁母猪存栏量触底反弹,生产效率跃升至MSY 23.4头/年,推动2025年一季度标猪出栏量同比上涨9.8%,二季度供应压力料将达峰。仔猪市场亦面临“洪峰”隐忧,冬季仔猪成活率上升叠加9月仔猪出栏量激增,4月后市场或将遭遇“标猪+延迟出栏肥猪”的双重冲击,供应端压力空前。
需求端疲软乏力,替代品挤压消费空间
清明节期间猪肉消费未见起色,白条肉销量增长乏力,屠宰企业开工率持续低位徘徊。禽肉、鸡蛋等替代品价格下行,鸡蛋均价跌至3.2元/斤,进一步挤压猪肉消费空间,需求端难以对猪价形成有效支撑。
二、市场参与者策略分化,博弈白热化
二次育肥群体进退维谷,套利空间受限
标肥价差扩大至东北地区4元/公斤高位,二育户增重套利理论收益可达160元/头,但仔猪成本高昂(550元/头)及豆粕价格波动成为入场障碍。二育截留标猪导致3月猪价虚高,4月肥猪集中出栏或引发价格“雪崩”,二次育肥群体面临较大风险。
集团猪企与散户分化加剧,产能去化进程延缓
集团猪企如牧原、温氏等逆势扩张,2025年出栏量计划同比增长19%,市占率将达22.2%,延缓行业产能去化进程;散户则加速退出,自繁自养模式下亏损约13元/头,部分散户现金流断裂,被迫淘汰产能,市场参与者策略分化明显。
三、四月行情关键要素剖析
价格支撑与压制并存,供需博弈激烈
短期内,二育入场及成本线博弈(猪粮比接近政策干预阈值)对价格构成支撑;但长期来看,标猪供应过剩(预计二季度出栏量环比增长12%)及消费淡季延长(高温抑制需求)将对价格形成压制。供需两端博弈激烈,价格走势充满不确定性。
市场情绪与政策预期交织,风险加剧
养殖端对后市持谨慎态度,恐慌性出栏风险加剧。若猪价跌破14元/公斤,中央或启动冻肉收储以稳定市场。政策预期与市场情绪相互交织,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四、风险预警与策略建议
二育群体需警惕风险,分批出栏锁定利润
二次育肥群体需警惕4月中下旬肥猪集中出栏引发的“价格雪崩”,建议分批出栏以锁定利润,降低市场风险。
养殖企业应优化策略,加强成本管控
养殖企业应优化出栏节奏,避免与散户抛售形成共振效应;同时加强成本管控,如调整饲料配方、提高养殖效率等,以降低饲养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政策层面需密切关注动态,防范系统性风险
政策层面需密切关注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当前4066万头)及冻肉收储动态,以防范系统性风险。同时,应加强对市场的监测和调控,稳定市场预期,促进生猪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市场转型关键期,警惕供需矛盾集中爆发
当前市场正处于转型关键期,由“情绪驱动”向“基本面驱动”转变。4月猪价或呈现“先稳后跌”态势,需高度警惕中下旬供需矛盾的集中爆发。市场参与者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调整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
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生猪市场或将迎来新变数?
2025年4月4日,中国政府宣布将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的关税,此举旨在回应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的“对等关税”。该决定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生效,标志着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的进一步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加征关税将对中国生猪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在此之前,中国已于3月4日对美国的猪肉等711项进口商品加征了10%的关税。而此次在现行税率基础上继续加征34%,意味着今年以来,中国对美国猪肉加征的关税累计已高达44%。
美国一直是中国进口猪肉的主要来源之一。据统计,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了40.8万吨猪肉,占全年进口猪肉总量的17.9%。然而,随着关税的不断上涨,2025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猪肉的数量预计将大幅下滑
与此同时,中国生猪产能近年来持续增长,国内市场对进口猪肉的依赖度逐渐降低。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进口猪肉总量为228.4万吨,同比下降15.7%。这表明,即使在没有关税影响的情况下,中国进口猪肉的数量也在逐渐减少。
因此,有分析认为,此次加征关税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生猪市场的变革。一方面,国内生猪产能的充足将减少对进口猪肉的需求;另一方面,高额关税将增加美国猪肉的进口成本,降低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内容编辑:春夕
内容来源:中国养猪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