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

持续涨!最高涨2元/斤,全国更闹“虾荒”了,国庆中秋会大涨?|白虾周报2025第76期

本周全国对虾市场持续缺虾,'虾荒'现象明显,多地虾价上涨。受国庆中秋双节临近影响,市场需求上升,珠三角、粤西、山东、辽宁等地虾价普遍上扬,部分规格涨幅达4-5元/斤。尽管价格上涨,但整体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叠加饲料成本上升,虾农压力加大。福建因需求疲软,价格持平。文章由水产前沿提供,分析2024年对虾行情走势。

9月22日猪价|稳中涨跌调整,散户卖猪有加快现象!

今日全国生猪收购均价为6.37元/斤,环比小幅下跌0.01元/斤。猪价整体呈现稳中涨跌调整态势,东北、华北地区稳中小涨,部分地区出现局部反弹。关注最新猪价行情,了解9月中下旬市场动态及国庆前价格走势预测。

鸡为啥疯狂“吃土啃石”?原来它在偷偷“干大事”!

你是否好奇鸡为何偏爱吃小石子?其实这是它们消化食物的关键策略。由于没有牙齿,鸡依靠肌胃中的石子作为‘天然磨盘’来磨碎谷物。本文揭秘鸡吃石头背后的科学原理,帮助养殖者更好理解家禽生理特性。

牛、羊价格一路攀升!养殖业迎来利好?

近期牛价和羊价迎来回暖,河北、山东、河南等地育肥牛价格普遍上涨0.5-1元/斤,小尾寒羊、细毛羊等主要品种羊肉价格也呈上升趋势。受节后出栏减少、餐饮需求回升及肉类消费加速影响,牛羊肉市场供应偏紧,叠加返城潮和冬季消费旺季来临,预计短期内价格将继续上行,第三季度行情较为乐观。

秋季猪瘟高发!做好这5点,守住猪场“生命线”

秋季昼夜温差大,猪群易受应激导致抵抗力下降,猪瘟高发。本文详解秋季猪瘟难防原因,提供5步科学预防法:疫苗接种、生物安全、饲养管理、日常监测与应急处理,并提醒避免三大常见误区,帮助猪场筑牢防疫屏障,降低疫情风险,保障养殖效益。

冻猪肉收储托稳市场预期

2023年1月至9月全国生猪均价同比下跌10.9%,供强需弱导致价格持续走低。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启动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通过调控猪粮比和产能稳定市场预期。本文分析当前生猪市场行情、收储政策机制及其对短期与中长期市场的影响,并预测四季度猪价有望止跌企稳回升。

只有了解了新生仔猪的生理特点,才能更好地助其健康成长!

本文详细分析了母猪分娩过程中导致仔猪缺氧窒息的原因及其危害,系统介绍了新生仔猪的四大生理特点:消化系统不完善、抗寒能力差、生长发育速度快和免疫系统发育不全。针对这些特点,强调了及时摄入初乳、加强保温措施、科学护理弱仔等关键管理措施,以降低新生仔猪死亡率,提高成活率和养殖效益。

雨季养鸡总踩坑?试试这3个“反常识”方案,比消毒更管用!

雨季养鸡不止要消毒除湿,更需关注空气流通死角、饲料二次吸潮和鸡群应激营养流失三大隐性风险。本文分享3个‘反常识’养殖策略:优化通风、源头控霉、强化营养,有效降低呼吸道病与球虫病发生率,提升鸡群抵抗力,实现稳产增收。

保育期死淘率每提升1%,我们的每日工作重心应如何精准转移?

本文深入分析保育期(断奶至30公斤)死淘率从2%到4%的管理策略演变,结合国外文献与实践,提出不同死淘率水平下的每日工作重心:2%时注重环境优化与预见性管理;3%时启动分群干预与精准投药;4%及以上则需采取全面消毒、全群给药和极端环境控制。强调‘养好’比‘治病’更重要,环境管理是降低死淘率的核心,通过温度、通风、营养与行为观察构建猪只非特异性免疫力,实现从被动治疗向主动防控的转变。

猪价“枯木逢春”,涨势能否持久?

10月中下旬,国内生猪市场迎来阶段性回暖,猪价止跌回升。受养殖端惜售挺价、二育入场积极性提升等因素推动,外三元标猪价格触底反弹至11.24元/公斤。然而,产能过剩与规模猪企出栏增加带来持续压力,后市上涨空间有限。本文深入分析猪价反弹原因及未来走势,供行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