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了2025年9月全省生猪屠宰及肉品供应的最新数据。总体来看,尽管当月生猪屠宰量环比略有下降,但同比仍实现连续第八个月增长,显示出行业整体产能持续恢复。与此同时,生猪收购价和白条肉出厂价双双走低,分别跌至近19个月和20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反映出当前猪肉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正在加大。此外,生猪屠宰前的平均体重虽小幅回升,但同比已连续十个月呈现下降趋势,表明养殖端出栏节奏有所调整。
  在屠宰量方面,2025年9月,广东省303家在产定点屠宰企业共屠宰生猪419.12万头,环比减少1.89%,结束了此前连续数月的增长态势,首次出现回调。不过,与去年同期相比,屠宰量仍大幅增长15.96%,并已连续八个月实现同比增长。从年度累计数据看,2025年1月至9月,全省累计屠宰生猪达3620.77万头,同比增长6.83%。对比过去五年的同期数据,今年3月至9月的屠宰总量均高于前四年同期水平,说明今年生猪供应能力整体处于相对高位。
  价格方面,市场下行压力显著。2025年9月,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为15.94元/公斤,环比下降4.67%,已是连续第二个月环比下跌;同比降幅更是达到23.0%,为近19个月来的最低价格。从长期趋势看,今年1月至4月的收购价普遍略高于2022至2024年同期,但从5月起逐步走弱,进入8月后已全面低于前四年同期水平,仅9月略高于2021年同期,显示出市场阶段性承压明显。
  作为终端参考指标的白条肉出厂价也同步下滑。9月全省白条肉平均出厂价为20.46元/公斤,环比下跌3.58%,同样为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同比下跌20.82%,连续五个月同比下降,并创下近20个月以来的新低。价格走势与生猪收购价基本一致,1月至4月出厂价尚能维持在近年同期较高水平,但自5月起优势减弱,8月至9月已全面低于2021至2024年同期,反映出消费端支撑乏力,供需关系偏宽松。
  在出栏体重方面,2025年9月生猪屠宰前的平均重量为125.66公斤,环比微升0.21%,止住了此前连续下降的趋势。然而,同比仍下降1.02%,且已连续第十个月同比下降,表明养殖场户普遍倾向于提前出栏或控制育肥周期。从近五年数据对比来看,今年3月至6月以及8月至9月共六个月的平均屠宰体重低于2023年和2024年同期,但高于2021年和2022年同期;而1月、2月和7月则仅低于2024年,高于其余三年同期,体现出不同阶段养殖策略的变化。综合来看,体重变化趋势反映出生猪生产结构正趋于精细化管理。
  总体而言,2025年第三季度末的广东生猪产业呈现出‘量增价跌’的典型特征。虽然屠宰总量保持同比增长,供应充足,但价格持续探底,已触及近两年来低位,给养殖环节带来一定利润压缩压力。未来随着季节性消费需求回暖,尤其是第四季度节假日密集,猪肉市场需求有望逐步回升,或将对价格形成一定支撑。与此同时,行业需关注产能调节节奏,避免过度集中出栏导致价格进一步波动,推动生猪产业向高质量、可持续方向发展。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