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持续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现从“养殖大省”向“畜牧强省”的跨越。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推出15项具体支持措施,真金白银助力产业提质增效。政策聚焦稳产保供、品牌打造、数智赋能和资源保障等多个关键领域,全面推动全省畜牧业向智能化、规模化、品牌化和国际化方向迈进。
  为夯实稳产保供基础,河南省将建立多层次奖励机制,激发各地发展动力。对肉蛋奶年总产量同比增幅超过10%、增量不低于0.5万吨且全省排名前10的县(市、区),每地最高给予300万元奖励。同时,针对生猪产业,对能繁母猪存栏稳定在合理区间、养殖贡献度靠前的畜牧大县,将利用省级统筹的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重点支持中小规模养殖场提升智能化水平,推动生产效率与生物安全双提升。
  在乳制品产业链建设方面,政策突出强化养殖与加工的利益联结机制。对年收购社会牧场生鲜乳达1万吨以上的乳品加工企业,每年给予不超过20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对新取得乳制品生产许可证、以家庭农场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奶牛规模养殖场,同样给予最高200万元的支持,鼓励形成“自养自产自销”的一体化发展模式。此外,对于新建或扩建存栏30万只以上蛋禽场、年出栏200万只以上肉禽场的项目,按每个不超过200万元的标准予以奖励,并优先推广智能饲喂、环境控制和信息化管理系统。
  为加快养殖主体“小升规”,政策明确对年饲养量达到一定规模的新增规模以上养殖场给予支持,包括生猪5000头以上、牛1000头以上、羊1000只以上、家禽10万只以上,每个主体可获不超过2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同时,每年选取5个县(市、区),按照每县最高1000万元的标准,专项支持中小养殖场户升级饲喂系统、环控设备和管理平台,全面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品牌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体现。河南着力塑造“豫”字头畜牧品牌,推动优质产品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对新获得国务院或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国家级称号的企业、项目或平台,将以支持项目建设的形式,按设备和软件实际投资的2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最高可达500万元。同时,鼓励企业申请“豫农优品”品牌标识,对新纳入国家级农业品牌目录的畜牧品牌,给予不超过5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增强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溢价能力。
  为助力畜牧品牌“出海”,政策提出支持企业参与“豫农优品天下行”“中国农业品牌全球行”等推广活动,并在主流媒体开展集中宣传,搭建从养殖场到国际餐桌的桥梁。通过展会推介、跨境合作、海外营销等方式,提升河南畜禽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和出口份额。
  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资源要素支撑。《措施》强调加快涉牧项目落地实施,要求各地及时足额拨付资金,严禁挤占挪用,确保政策红利直达经营主体。同时,鼓励畜牧大县围绕产业特色谋划储备一批新型基础设施和数字化转型项目,提升项目申报与实施能力。在金融支持方面,推动银行创新“青贮贷”“活体贷”“智慧贷”等专属产品,破解养殖企业融资难题。用地保障上,全面落实畜牧业生产用地政策,满足养殖场及配套道路、生物安全防护等设施需求,并按规定免缴相关土地税费,切实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