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全国生猪市场迎来转折点,结束了此前连续五天的上涨态势,出现止涨转跌。根据对全国27个省份的猪价数据统计,当日全国平均猪价为每斤5.87元,较前一日下跌0.02元,跌幅为0.22%。这一回调虽幅度不大,但标志着市场上涨动力正在减弱。事实上,前一日已有多个省份出现价格下滑迹象,预示着本轮反弹已接近尾声。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猪价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挫,每斤下降2.92元,同比跌幅高达33.2%,不仅创下近六年同期最低水平,而且远低于2019年至2023年同期价格,显示出行业整体仍处于深度调整周期。
  从历史同期对比来看,当前猪价处于罕见低位。2022年同期猪价已跌破每斤7元并持续走低;2021年同期则经历了一波反弹,回升至8元区间;而2023年和2024年同期分别在7元和8元区间震荡下行。相比之下,2025年同期猪价已在5元区间底部徘徊,反映出产能去化与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即便与去年年初的低点——每斤6.74元相比,当前价格仍低0.87元,跌幅达12.8%,已与2022年的最低水平持平,并持续低于2023年的最低价,市场信心亟待修复。
  尽管短期价格承压,农业农村部近期释放积极信号,指出随着气温逐步下降,猪肉消费将进入季节性旺季,价格有望迎来小幅回升。从供给端看,今年二季度以来新生仔猪数量持续增长,预示着四季度生猪出栏量将进入高峰期。不过,前期压栏的大猪已基本出清,二次育肥现象显著减少,出栏节奏趋于平稳,猪肉实际供给增速低于生猪出栏增速,供需关系有望逐步改善。
  消费方面,南方地区即将进入传统腊肉腌制季,这将有效拉动猪肉需求。此外,在贸易层面,由于我国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猪肉及猪副产品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预计后续猪肉进口量将进一步缩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国内市场的供应压力。综合来看,业内普遍预计,生猪及猪肉价格在四季度中后期有望企稳,并出现窄幅波动,甚至迎来阶段性回升。
  从区域市场表现来看,10月25日全国各省猪价涨跌互现,格局分化明显。下跌省份增至12个,较前一日增加10省,其中华北和东北地区全面回落,成为拖累均价的主要区域;上涨省份则减少至7个,市场热度明显降温。目前全国已有16个省份猪价突破每斤6元大关,较前一日减少1省。区域价格差异显著:海南以每斤6.9元位居全国最高,安徽与江苏并列第二,均为6.3元;而广西则以5.2元成为全国最低价地区,区域间价差拉大,反映出运输、消费习惯及养殖成本的多重影响。
  在行业整体低迷背景下,部分上市畜牧企业的经营表现依然亮眼。2025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海大集团、大北农、圣农发展和晓鸣股份四家企业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晓鸣股份表现尤为突出,净利润同比飙升22倍,展现出其在种禽产业链中的强劲竞争力。相比之下,温氏股份营收与利润同比双双下滑,但公司仍坚持股东回报,累计派发现金红利约20亿元,彰显其稳健的财务策略与长期发展理念。这些企业的差异化表现,也折射出畜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强者愈强”的趋势正在加速形成。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