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本应是田野间洋溢着丰收喜悦的季节。然而,对于美国众多大豆种植户而言,今年的金秋却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尽管田地里豆荚饱满、产量可观,但销售无门的现实让这份丰收显得格外沉重。北达科他州农民马克·克努森望着成片的大豆田,无奈地表示:‘现在的价格完全没有竞争力。’这句叹息,道出了无数美国豆农共同的心声。
  在明尼苏达州起伏的丘陵地带,种植者盖尔·唐克斯站在齐腰高的豆秧旁,心情复杂。她原计划在新豆上市后迅速完成销售,但海外订单迟迟未至,迫使她一再推迟收割与出售时间,只为避免在低价中蒙受更大损失。据当地《明星论坛报》报道,明尼苏达州每种植三行大豆,就有两行依赖海外市场消化。如今,国际买家转向更便宜的南美供应源,导致本地豆农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农业专员汤姆·彼得森近期走访农户时发现,一些农民甚至因收入锐减,无力承担收割机所需的燃油费用,农业生产已接近难以为继的地步。
  同样的危机也蔓延至南部的田纳西州。经历了病虫害频发、气候异常等多重挑战后,当地豆农终于迎来收获,却迎头撞上销售市场的冰点。《田纳西观察者》指出,许多农户不仅无法盈利,连基本成本都难以收回。田纳西大豆促进委员会执行董事斯特凡·莫宾直言不讳地形容当前处境为‘关键而绝望的时刻’。他表示,农民们辛勤劳作一整年,最终却可能颗粒无收于账面之上,这种打击不仅是经济上的,更是心理上的沉重负担。
  北达科他州作为美国重要的大豆产区,其出口依赖度极高,因此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尤为严重。随着收获季节的到来,田间的作物日渐成熟,但来自海外的采购订单却寥寥无几。《明星论坛报》分析指出,由于美国政府实施的关税政策,导致本国大豆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偏高,相较之下,巴西等南美国家的大豆更具价格优势,买家纷纷转向替代供应源。农场主斯科特·赫尔曼在接受《北达科他州观察家报》采访时表示:‘我们最迫切的需求,是恢复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没有稳定的市场渠道,再好的收成也只是摆设。’
  面对全行业性的危机,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多次公开发声,甚至致信美国总统,呼吁尽快采取措施缓解困境。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拉格兰警告称,全国约50万大豆种植者正承受着‘极大的财务压力’,许多人面临债务累积、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他强调,若问题持续恶化,不仅会动摇农业根基,还可能对整体经济造成深远影响。《财富》杂志评论指出,农业是美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大豆出口的萎缩将牵动整个产业链的神经。
  这一冲击正在向更广泛的领域扩散。雅虎财经分析认为,大豆滞销的影响远不止于农田本身,它正沿着供应链层层传导。从中西部农场到铁路运输系统,再到西北港口的装卸码头,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因出口减少而受到波及。大量仓库工人、货运司机、港口员工以及依赖农业出口的地方企业都将面临业务萎缩甚至裁员风险。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玛丽·洛维指出:‘看似针对外国的关税政策,最终伤害的却是美国本土的就业与产业活力。’
  英国《金融时报》进一步揭示了这场农业危机对劳动力市场的连锁反应。报道提到,受贸易政策影响最深的制造业和农业相关行业已出现招聘冻结和裁员现象,直接拖累了全国就业增长。最新公布的美国8月就业数据显示,当月仅新增2.2万个岗位,创近年来新低,其中制造业就业岗位大幅下滑,成为拖累整体数据的主要因素。专家普遍认为,若贸易紧张局势未能缓解,美国经济的多个层面将持续承压,而广袤田野中的豆农们,仍将在丰收的季节里默默承受着无声的煎熬。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