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2日,美国农业部(USDA)发布了最新的9月农产品供需报告,揭示了今秋美国农作物的丰收前景。报告显示,美国玉米产量预计将达到历史峰值,总产量上调至168.14亿蒲式耳,较此前预测的167.42亿蒲式耳有所提升,创下92年来最高水平,超出两年前的历史纪录近15亿蒲式耳。这一空前收成主要得益于收割面积的扩大,尽管单产略有下调,但整体产量仍实现增长。
  根据报告,尽管美国玉米出口预计将达创纪录水平,但由于国内产量激增,全国玉米供应量将大幅增加59%,达到七年来的最高点。充足的供应将惠及下游产业,特别是以玉米为主要饲料来源的畜牧业以及乙醇生产企业,有助于降低其原料成本。然而,对于广大种植户而言,丰收并未带来相应收益。由于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叠加化肥、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成本不断上升,农民的经营压力日益加剧。
  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农业部预测,在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后,2025年度美国农作物现金收入将连续第三年下滑,成为自200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意味着即便产量创下新高,农民的实际收入却在缩水,农业经济正面临结构性挑战。此次产量上调主要源于对玉米收割面积的重新评估,虽然单产预估从8月的每英亩188.8蒲式耳下调至186.7蒲式耳,但扩大的种植规模弥补了单产下降的影响。
  与此同时,大豆市场同样迎来丰收年景。美国农业部预计2025/26年度大豆平均单产将达到每英亩53.5蒲式耳,虽较8月预测微降0.1蒲式耳,但仍为历史最高水平,比2024年高出2.8蒲式耳。总产量预计为43.01亿蒲式耳,略高于上月预测,但同比去年下降2%。种植面积被调整为8,110万英亩,收割面积为8,030万英亩,均小幅上调,但较上年减少约7%。
  尽管产量可观,大豆出口前景却不容乐观。受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影响,尤其是来自俄罗斯、加拿大和阿根廷的大豆出口冲击,美国大豆出口量被下调2,000万蒲式耳,从17.05亿降至16.85亿蒲式耳。这导致期末库存预计升至3亿蒲式耳,高于上月预测的2.9亿蒲式耳,也是近年来相对较高的库存水平。库存上升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价格下行的压力。
  总体来看,美国农业部的最新报告描绘出一幅‘丰产不丰收’的图景:玉米和大豆双双迎来历史性高产,供应链充足,下游产业受益,但农民却因价格疲软和成本高企而陷入困境。未来如何平衡产量增长与农民收益,将成为美国农业政策制定者亟需应对的重要课题。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