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3日,四川省畜牧总站组织省内权威专家对资阳市伍隍猪保种场进行现场核验。由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李学伟、省畜科院研究员吕学斌、西南民族大学研究员顾以韧组成的专家组,在听取工作汇报、审阅技术资料、实地比照查验后,一致认定:四川永鑫蜀豚畜牧有限公司所属的伍隍猪保种场完全符合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的各项标准与要求,同意通过省级核验。这一结果标志着伍隍猪保护工作迈出了关键一步,为其进一步纳入省级乃至国家级保护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伍隍猪是原产于资阳市的地方优良猪种,以其肉质鲜美、适应性强、耐粗饲等特点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然而,由于外来品种的大量引进和养殖结构的调整,这一本土猪种在1999年被农业农村部宣布为‘灭绝’状态。面对这一严峻局面,资阳市农业农村局长期坚持抢救性保护策略,组织企业深入民间广泛搜集疑似个体,通过基因鉴定、表型比对、血统追溯等科学手段,逐步甄别并筛选出纯正血统的伍隍猪个体,重建核心保种群,开启了长达二十余年的复育征程。
  经过不懈努力,伍隍猪的种群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2022年11月,经四川省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正式鉴定,确认其为具有独立遗传特性的四川地方猪品种;2023年10月,顺利通过全国畜牧总站及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的现场核验;2024年10月,农业农村部将伍隍猪列为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中重新发现的10个珍贵畜禽品种之一,引起广泛关注;同年12月,该品种被正式收录入《四川省畜禽遗传资源志》,完成了从‘灭绝’到‘重生’的历史性跨越。
  目前,伍隍猪保种场坐落于资阳市雁江区丰裕镇七星村,占地21亩,建有标准化猪舍5500平方米,配备智能饲喂系统、种猪性能测定站、超声波背膘测定仪等先进设备,实现了种猪繁育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保种场采用‘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既保障了生物安全,又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截至目前,全场存栏纯种伍隍猪超过1200头,其中能繁母猪153头、种公猪17头,年可提供优质种猪约2000头,形成了稳定可持续的种源供给能力。
  未来,资阳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指导保种单位完善申报材料,全力推动伍隍猪保种场正式列入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名录。同时,将以此次核验通过为契机,深化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畜科院等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坚持‘以保为先、以用促保、保用结合’的发展思路,联合推进伍隍猪与川乡黑猪等本地优势资源的创新育种工作。通过现代分子育种技术和产业化开发路径,加快培育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新品系,打造高端黑猪肉品牌,延伸产业链条,切实将地方种质资源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和特色产业发展的强劲动能。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