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与中秋双节小长假已经结束,但生猪市场的寒意却愈发明显。节后猪价并未迎来反弹,反而延续了节日期间的下跌趋势,呈现出“跌翻天”的态势。从整体走势来看,8天假期中猪价呈现“6跌2涨”的格局,仅在假期前两天出现微弱回升,随后迅速转入下行通道,截至目前已连续五日下跌,且单日跌幅逐步扩大,市场信心受到严重冲击。
据猪好多数据最新监测,10月9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平均价格已降至11.75元/公斤,较前一日再降0.14元/公斤,较本月高点累计下跌0.60元/公斤,更与9月9日同期相比大幅下滑1.98元/公斤,环比跌幅高达14.42%。这一数据不仅反映出当前猪价的疲软状态,也揭示出市场供需失衡的深层问题。
从区域表现来看,全国各地区猪价普遍“飘绿”,养殖户的心情可谓雪上加霜。华东、西南和西北地区猪价同比跌幅普遍超过2元/公斤,而华北、华中、华南及东北大部分地区的跌幅也维持在1.8至2.0元/公斤之间。南北市场同步走弱,说明此次下跌并非局部现象,而是全国范围内的系统性回调。
供应端压力是本轮猪价下跌的核心原因。一方面,前期产能持续释放,生猪出栏量处于高位;另一方面,随着双节消费高峰过去,屠宰企业开工率明显回落,采购需求减弱,导致供大于求的局面进一步加剧。根据国家发改委9月第四周的监测数据,当时生猪周均价为13.29元/公斤,仔猪育肥模式下每头生猪已亏损146.83元。若饲料成本维持不变,以当前11.75元/公斤的价格推算,养殖户平均每头亏损已突破300元,部分中小养殖场甚至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面对持续探底的行情,业内专家提醒广大养殖户应理性应对,及时止损才是当前最现实的选择。不建议盲目压栏惜售或进行二次育肥,以免错失出栏时机,进一步加大亏损。科学制定出栏计划,合理安排销售节奏,才是度过本轮低谷期的关键。未来一段时间,若无重大疫病或政策干预,猪价回升动力仍显不足,行业或将进入一段较长的调整周期。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