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5日,根据智农通APP行情宝的最新数据,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12.55元/公斤,较前一日下跌0.08元/公斤,月环比下降8.93%,同比大幅下滑31.1%。这一价格已创下今年以来的新低,市场整体延续下行趋势,行业情绪趋于悲观,养殖端与屠宰企业之间的博弈仍在继续,价格重心不断下移,生猪产业正迎来新一轮深度调整期。
  从区域表现来看,全国25个省份生猪均价出现不同程度下跌,无一省份上涨,其余地区保持稳定。其中,广西以11.45元/公斤成为全国均价最低的省份,而福建(除海南外)则以13.25元/公斤位居最高。广东省跌幅最为明显,环比下降0.20元/公斤,反映出华南部分地区出栏压力加剧,市场供需失衡现象突出。
  供应方面,近期生猪出栏量显著增加,规模化养殖场普遍加快出栏节奏,导致市场供应持续处于高位。随着前期产能恢复逐步兑现,当前适重猪源充足,部分区域甚至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的局面。不仅商品猪价格承压,仔猪和能繁母猪的价格也同步回落,整个产业链面临系统性下行压力。业内普遍认为,当前产能去化过程可能正在加速,行业或将进入一轮“反内卷”式的减产周期。
  在需求端,尽管中秋、国庆双节临近,传统消费旺季即将开启,但终端市场的反应仍显冷淡。餐饮和零售渠道的猪肉消费恢复缓慢,消费者采购意愿不强,屠宰企业多采取随用随采的策略,收猪积极性不高,进一步抑制了价格上涨动力。虽然节日效应有望在未来几周带来一定需求回暖,但整体消费强度不足以扭转当前“供强需弱”的基本面格局。
  展望后市,短期内猪价反弹难度较大。尽管华北等部分地区养殖企业已出现挺价惜售情绪,试图稳定市场价格,但下游接货意愿偏弱,多数采购方仍以压价为主,市场主流仍是“降价走量”。即便节日消费需求将逐步释放,但由于供应基数庞大,预计需求回升对价格的拉动作用将较为有限。未来价格走势仍将取决于产能去化速度与消费复苏节奏之间的博弈。
  在此背景下,行业专家提醒广大养殖户:‘猪价涨了不要盲目乐观,跌了也不必过度恐慌’。面对剧烈波动的市场环境,应结合自身资金状况和存栏结构灵活应对。与其押注行情反转,不如回归养殖本质——提升管理水平、优化饲料效率、降低养殖成本,才是穿越周期、抵御风险的根本之道。唯有练好内功,才能在行业洗牌中站稳脚跟。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