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仔猪市场迎来剧烈震荡,价格持续走低,部分地区5公斤仔猪成交价已跌破200元,进入“1”字头区间,引发行业广泛关注。据农业农村部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全国仔猪平均价格降至30.96元/公斤,较前一周下降3.3%,同比降幅高达26.5%,创下自2024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东北地区尤为明显,均价仅为29.47元/公斤。这一轮价格下跌已持续两个月,市场情绪低迷,养殖企业补栏意愿大幅减弱,整个生猪产业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与仔猪价格同步下滑的还有生猪行情。截至9月中旬,全国生猪均价已探至6.57元/斤,达到2022年5月以来的最低点。受此影响,养殖户投苗积极性受挫,部分省份已在当前价格下出现亏损。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指出,预计2025年肥猪出栏量将同比增长约4%,全年猪价可能再下行10%至20%,明年上半年或将迎来阶段性全面亏损。业内普遍担忧,若行情持续疲软,中小养殖场或将面临生存危机。
值得注意的是,曾经引领行业透明化的龙头企业——牧原股份,自8月份起突然停止公布仔猪销售数据,引发市场诸多猜测。此前,牧原一直坚持每月定期披露仔猪销量,成为行业风向标之一。此次停更是否意味着其仔猪业务出现重大调整?有分析认为,可能是销量大幅下滑,也可能是出于战略调整考虑,避免在市场低迷期释放不利信号。无论原因如何,这一举动都折射出头部企业在当前形势下的谨慎态度。与此同时,温氏股份、天邦食品、金新农、唐人神等多家上市猪企8月仔猪销量也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温氏减少1.84万头,反映出整体市场需求萎缩的现实。
本轮仔猪价格暴跌的背后,是产能过剩与政策调控双重作用的结果。自2024年6月以来,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多月维持在4000万头以上,截至7月末已达4042万头,接近产能调控绿色区间的上限。为遏制供给过热,农业农村部多次召开产能调控会议,明确要求压减能繁母猪数量。据悉,9月16日在北京举行的生猪产能调控企业座谈会上,相关部门再次强调了控制能繁母猪规模的任务,并提出落实生猪出栏称重等具体措施。此前已有计划拟将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调减约100万头,目标降至3950万头左右。
尽管短期阵痛难以避免,但多位专家认为,适度的产能去化将有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表示,若能成功调减100万头能繁母猪,将有效带动2025年四季度起新生仔猪数量同比下降,预示着2026年二季度开始商品猪供应过剩的局面有望逐步缓解。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王亚男也指出,能繁母猪的调整虽不直接影响当下行情,但对中长期价格波动具有重要平抑作用,有助于防止行业陷入持续亏损的恶性循环。
从年初每头30斤仔猪售价高达730元,到如今7公斤仔猪仅售176元左右,市场反转之快令人唏嘘。以牧原为例,其优质A类二元和三元仔猪价格近期每头下调30元,东北地区5公斤仔猪报价已低至236元/头,个别外部渠道实际成交价甚至更低。有行业人士透露,河南周口地区20斤左右纯三元仔猪已出现150元/头的报价,几近成本线边缘。市场普遍预期,未来一段时间内猪价上行阻力依然巨大,行业或将迎来一轮深度洗牌。在政策引导与市场自发调节的双重推动下,生猪产业正步入结构性调整的关键阶段。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