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8日,根据智农通APP行情宝的最新数据,全国生猪平均价格报收于12.75元/公斤,较前一日下跌0.16元/公斤,月环比下降7.06%,同比降幅高达32.6%。这一价格再度刷新近期低点,显示出当前生猪市场正处于深度调整阶段。全国27个省份猪价全面走低,无一上涨。其中,广西以11.85元/公斤成为全国最低价省份,而广东(不含海南)则以13.60元/公斤位居榜首。海南与甘肃跌幅最为明显,每公斤下降0.40元;河南跌幅最小,仅微降0.05元/公斤。整体来看,市场悲观情绪蔓延,供需失衡问题仍未缓解。
  当前生猪市场呈现出典型的‘供强需弱’格局。供应端压力尤为突出,前期压栏生猪集中进入出栏高峰期,导致市场货源充足甚至过剩。不少养殖户在价格持续下滑的压力下选择加速出栏,以规避进一步亏损风险,这反过来又加剧了短期供给压力。大型规模化养殖企业出栏计划稳定,出栏量保持高位,对市场价格形成持续冲击。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低价区域已出现养殖户惜售挺价的现象,尤其是在价格逼近成本线后,抗跌意愿明显增强。然而,由于二次育肥户入场积极性低迷,市场缺乏有效的去库存渠道,短期内供应压力难以有效释放。
  与此同时,需求端表现疲软,成为制约猪价反弹的另一大因素。目前正处于季节性消费淡季,终端市场白条猪肉走货缓慢,批发市场剩货现象频发,屠宰企业订单量持续萎缩。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居民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叠加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猪肉消费需求弹性减弱——即便价格不断走低,也难以激发明显的消费增量。此外,禽肉、牛羊肉等替代品价格维持低位,餐饮行业复苏进度不及预期,进一步削弱了对猪价的支撑作用。虽然个别地区因天气原因出现短暂运输受阻,引发局部价格波动,但并未改变全国范围内整体下行的趋势。
  从区域市场动态来看,北方主产区受集中出栏影响,价格调整幅度较大,但随着部分养殖户放缓出栏节奏,跌势已有边际收窄迹象。南方市场此前价格基数较高,本轮调整空间更为充分,但由于消费韧性相对较强,价格下行速度略缓。跨省调运仍在加剧区域间的价格趋同,特别是交通条件改善后,低价区生猪向高价区流动加快,压缩了区域价差,使得全国价格走势更加一致。
  展望2025年9月19日的市场走势,预计猪价将继续呈现结构性分化,部分地区有望企稳,但整体仍以下行或弱势震荡为主。一方面,随着价格逼近养殖成本线,部分养殖户惜售情绪升温,供应收缩效应可能在局部显现,支撑价格短暂停滞;另一方面,终端需求依旧乏力,市场缺乏实质性的采购动力,价格上涨缺乏基本面支撑。若后续消费回暖进程迟缓,市场仍有继续探底的可能性,以寻求新的供需平衡点。
  对于从业者而言,当前应重点关注两大关键指标:一是大型养殖集团的出栏节奏变化,二是屠宰企业的开工率波动。这两项数据将直接影响短期市场的供需关系,是判断价格是否临近拐点的重要风向标。长期来看,本轮周期底部的持续时间以及未来反弹力度,将取决于产能去化进程与消费需求恢复之间的匹配程度。在此背景下,建议养殖户理性应对市场波动,避免盲目追涨杀跌,立足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安排出栏节奏。
  归根结底,养猪是一项长期事业。正如业内提醒所言:‘猪价涨了别贪心,跌了别恐慌!’面对剧烈波动的行情,与其赌市场走势,不如专注提升养殖管理水平,严控成本、提高效率。只有夯实内功,才能在周期起伏中站稳脚跟,迎来真正的转机。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