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气候寒冷,日照时间短,产仔母猪常常出现流产、早产、死胎、成活率低等现象。为实现母猪高产高效、降低胚胎死亡数量,提高其产仔存活率,冬季要做好母猪各项管理工作。

加强母猪的环境管理

一、理想的猪舍环境    

1. 猪舍的温度应保持在16-22℃;

2. 相对湿度70%-80%;

3. 配种后喂料量应降低到适当水平;

4. 保持圈舍清洁卫生,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二、产房环境

1. 产房要求干燥,湿度保持在65%-75%;

2. 温度保持在22-23℃;

3. 猪舍尽可能坐北向南,采光性好,背风向阳,阳光充足,空气新鲜。

三、优质母猪营养+适当喂养程序

满足营养物质的供应是保证母猪和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母猪从日粮中获得的营养物质,首先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求,然后供应自身,并为哺乳贮备营养。

对妊娠母猪的饲喂应因猪而异,饲喂管理应符合妊娠母猪各阶段生理及营养需要。可参考最新的“高低高”母猪饲喂程序。

四、饲料安全要注意

生产中除应供给母猪足够的能量和蛋白饲料外,还应满足其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饲喂妊娠母猪的日粮,要讲究卫生和保证质量,严禁饲喂霉变、冰冻、带毒和强刺激性饲料,否则容易引起流产;同时要注意不要随意更换饲料品种及配方,饲料应少喂勤添,随时让母猪饮到清洁的饮水。

五、妊娠中后期的饲养管理

妊娠中后期应减少运动量,让母猪自由活动;母猪妊娠后期一定要单圈饲养;如发现流产预兆,应及时注射黄体酮保胎。  

特殊技巧

一、诱发母猪白天产仔

生产实践中70%以上母猪在晚上产仔,晚上产仔在管理上有诸多困难,不少养殖户因管理不善而导致仔猪伤残现象时有发生。如果母猪能在白天产仔,既便于监控管理,又易于控制舍内温度,对提高仔猪存活率有很好的帮助。

诱导分娩小知识:肌注氯前列醇钠0.2mg(1支),有强烈溶解黄体作用,同时兴奋母畜子宫,舒张宫颈肌肉,对诱导母猪产仔成功率可达95%以上。

二、及早控制常发疾病,确保母仔健康发育

产后恶露不尽,是母猪产后厌食或产后无乳综合征的主要诱因之一,预防和及早控制产道炎症,是产仔母猪管理中的首要工作。

早吃初乳,及时补铁,及早控制黄白痢疾

初乳中蛋白含量很高,其中有60%-70%是免疫球蛋白,由于仔猪出生时没有先天免疫力,只有吃到初乳后,才能获得免疫力。仔猪出生时,肠道上皮处于原始状态,具有吸收大分子免疫球蛋白的机能,6h后开始下降,12h后几乎失去此项功能。所以,早吃初乳,吃足初乳,是提高仔猪抗病力的有效措施。

四、初生仔猪护理

实践中,常常将仔猪身上、口中黏液擦拭干净,脐带消毒处理后,即辅助哺乳,要使每头新生仔猪都吃足初乳。对个别体质弱小力量微弱的仔猪,要先将其口中黏液掏净,身上胎液擦干,滴服50%温葡萄糖液10ml-15ml。然后置放35℃热源中烘烤,待其精神状态良好后,再吃母乳。以后几天内都应人为协助吃足乳汁。

五、科学安排母猪饮食,提高泌乳量

母猪泌乳量的高低,是饲料质量与饮食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