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过鸡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场景:一群鸡围在院子角落,低着头用喙啄来啄去,把土块、沙粒啄进嘴里,嚼得津津有味。明明有现成的饲料和粮食,它们为啥对“吃土”情有独钟?这看似奇怪的行为,其实藏着鸡在漫长进化中练就的生存智慧。
吃土不是“异食癖”,是鸡的“天然消化剂”
鸡没有牙齿,食物进入口腔后直接进入嗉囊,再到肌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鸡胗”)。肌胃的肌肉非常发达,能通过收缩研磨食物,但这个过程需要“帮手”——土粒和沙粒。
这些被啄进胃里的土块,会在肌胃中随着肌肉的蠕动,像磨盘一样帮助研磨坚硬的谷物、种子,让食物更容易被消化吸收。尤其是散养的鸡,吃的杂粮、野菜较多,“吃土”就成了辅助消化的关键环节。如果长期缺了这些“天然磨料”,鸡可能会消化不良,甚至影响生长。
土里有“宝藏”,补充营养全靠它
鸡啄食的“土”,可不是普通的泥巴。它们偏爱含有矿物质的黏土、沙砾,这些土里藏着钙、磷、钾等多种微量元素,能帮鸡补充日常饮食中缺失的营养。
比如母鸡下蛋时需要大量钙质,除了吃蛋壳、骨粉,啄食含碳酸钙的土块也是重要的补钙方式;而幼鸡生长需要磷元素,土里的矿物质能让它们骨骼发育更健壮。有时候鸡还会啄食带有腐殖质的土,里面的微生物和有机质也能提供额外养分。
吃土也是“清洁术”,给身体做个“大扫除”
鸡的肠道里偶尔会寄生蛔虫、绦虫等寄生虫,而有些黏土性的土具有吸附作用,能帮助吸附肠道里的寄生虫卵和毒素,减少寄生虫对身体的侵害。
另外,鸡在啄土时还会顺便清理喙上的残渣,保持喙的锋利——要知道,喙是鸡觅食、梳理羽毛的重要工具,保持“战斗力”很关键。
给鸡“喂土”有讲究,这些细节别忽略
既然“吃土”对鸡这么重要,养鸡时就得给它们创造合适的条件:
散养的鸡可以在场地里留一块含沙砾、黏土的区域,让它们自由啄食;
圈养的鸡可以在饲料中混入干净的细沙(过筛去掉尖锐杂物),每周喂1-2次,每次一小把即可;
避免让鸡啄食被污染的泥土(比如靠近厕所、垃圾堆的土),以防感染病菌。
下次再看到鸡低头“吃土”,别再觉得它们在做奇怪的事啦。这小小的行为里,藏着鸡适应自然的生存智慧,也提醒着我们:动物的很多“怪癖”,其实都是千万年进化出的生存本能。你家的鸡还有哪些让你疑惑的小习惯?评论区聊聊吧~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殖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