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年的第224天 -
嘉定明日天气 多云 28℃-35℃
作为一名“农二代”,35岁的沈燕燕知道自己并非必须要踏上继承父业这条路。事实上,她原本可以拥有一种和现在截然不同的人生,一种更符合都市精英叙事路线的人生。
这名法学本科生在大学毕业后又选择前往英国深造,并拿到了工商管理硕士的学位。最初,她对于回归农人的身份也有过犹豫和迷茫,不确定自己是否适合从事农业。但最终,是梦想战胜了一切。
在英国留学期间耳濡目染,她深刻感受到外国消费者对于本国农产品的信任度之高,以及国外的农业经营体系之健全。这些都是国内农业的短板,但也如同打开了一道缝隙,让机会闪现。
于是自2017年起,沈燕燕进入父亲一手创办的位于嘉定的沥江生态园,承担了部分管理职责,并不断让生态园的功能升级。从1.0的农产品种植和养殖,到2.0的电商模式带动农产品销售。如今,生态园已进入了3.0时期。今年夏末秋初,园区里装修一新的民宿即将投入使用。沈燕燕的梦想是以农产品带动真正意义上的旅游,而不是普通的农家乐。
“农业不应该只由老年人从事,它也可以是一份朝阳的行业。”沈燕燕告诉新闻晨报·随申Hi记者,“它不仅仅可以维持你的生活,更应该给你带来幸福感。”
1.0版本
从源头提升农产品品质
上世纪80年代,沈燕燕的父亲沈维高来到上海,最初以购买农产品并配送到酒店的方式谋生。时间一久,他决定自己生产这些农产品。于是,他选定了嘉定最北面与江苏太仓交界的一块基地,这是2001年的时候。
从承包数百亩果园起步,他逐步将沥江生态园发展成一个涵盖蔬菜种植、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营销以及农业旅游于一体的多功能新型农业生态园区。
沈维高感叹:“搞农业就像种一棵果树,它会慢慢长大,然后开花结果越来越好,也带给你越来越多的收益。但首先一定要自己喜欢,喜欢了以后才能搞得好,否则肯定不行,好在我女儿也喜欢。”
除了沈燕燕,沈维高的儿子和儿媳也都同时参与生态园的管理工作。“现在他们年纪轻的都开始搞农业了,这个时代的农业和我们当时不一样了,现在都是靠知识。”

沈燕燕认为,是父亲打下了好的基础,创造了一个平台。而她现在正努力通过这个平台,建立起一个让人看得见、信得过的绿色生态农场,形成一个和消费者之间可以双向奔赴的信任体系。
“刚刚来到园区,我做的是适合我们园区的一个标准化种植体系建设。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我们园区也在2018年通过了上海市蔬菜标准园,2020年通过了水果标准园的验收,并因为这个项目获得了上海市标准化示范单位的称号。”
在沈燕燕看来,嘉定本地的老品种传承一直是自己的核心种植方向。“因为我觉得保护好我们嘉定人自己的老味道,是我们作为嘉定本土的种植人应该肩负的责任。”
此前,在历史上深受上海市民喜爱的白蚕豆曾一度落寞。很多人提出索性全面引入日本白蚕豆,但沈燕燕坚持要保留本地特色农产品。经过各方专家的努力后,终于又陆续恢复了种植,沈燕燕也与园区的种植技术师通过温差实验让它提早上市,真正提升了这一品种的市场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是著名的嘉定梅山猪指定养殖基地。作为国家地理标志性农产品,嘉定梅山猪在这里得到了创新性养殖。“我们采取现代发酵床养殖,养出的猪比传统猪宝宝至少要大了3.5倍,有足够的空间给它们奔跑和运动。”
在生态园里,可以完美实现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过程。沈燕燕介绍,“我们每年有很多残果和每日的残菜,都可以拿去喂养梅山猪。发酵床体经过人工和小型挖机的不断翻堆,又会成为最有营养的有机肥,反作用于我们的蔬菜水果和水稻的种植,全面提升农产品品质。同时,它也可以实现养殖过程中的零污染和零排放,因为发酵床体可以很好的去分解我们猪宝宝的排泄物。”
2.0版本
创建电商平台开启助农新模式
特色农产品是沥江生态园的核心竞争力,但如何把它们推广出去,让更多人知道并购买?随着沈燕燕这样的新农人不断进入生态园,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也在悄然变得更多元。
电商平台是选择之一,而通过举办包括“沥江三花节”“杨梅采摘节”等,他们也推出了各种各样具有农业特色的体验活动,可以让消费者在体验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到园区里的产品。
但沈燕燕也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上海市乡村产业振兴领域的一名头雁,仅仅实现自身盈利无疑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
2020年,沈燕燕带领一支90后年轻团队建设和运营的“我嘉生鲜”电商平台,集合了众多地产优质特色农产品入驻。作为一个公益性质的平台,“我嘉生鲜”有效地解决了“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通过组织小农户进行规模化销售,帮助他们克服了产销对接的难题。

同时,平台基本实现了果蔬24小时内从“田头”直达“灶头”,并以最快的速度、最优的品质和最实惠的价格让嘉定市民吃上嘉定“三白”、黄渡番茄、外冈大米等本土优质的特色农产品,成为嘉定家喻户晓的高品质生鲜电商平台。
2022年度,“我嘉生鲜”平台销售8万余份农产品订单,销售额超过700万元。迄今为止,经过四年多的运营,“我嘉生鲜”已经吸引了当地50多家优质合作社和农户的加入,年销售额超过800万元,销售订单量突破10万份,成为嘉定地区知名的官方农产品电商品牌。
为了帮助当地农户共同致富,沈燕燕还采用了“合作社+农户”的助农新模式,不断优化价值链,有效解决了本地农户的就业难题,并还组织了近百户本地农户,利用他们的自留地和种植油菜、花生、芝麻、等农副产品,并通过订单回购的形式,对这些农产品进行深加工。
据统计,仅这两项措施,每年就为当地农民带来了超过200万元的收益,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3.0版本
打造集休闲、观光、体验为一体的农场
沈燕燕的父亲沈维高经营过农家乐,生意也做得很不错。但沈燕燕看得更远,她希望做到的是农业和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将沥江生态园打造为一个集休闲、观光、体验为一体的现代农场。

在2024年的“三花节”上,他们成功吸引了超过6万游客入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人们来到这里,不但赏了花,也体验了挖春笋、挤牛奶等农活。此外,他们将传统酱油、米醋酿造工艺等融入旅游体验项目,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伴手礼产品,强化了品牌的概念。
沈燕燕还以园区内的招牌产品——梅山猪为核心,精心打造了“梅小宝”IP形象,并围绕其构建了一整套品牌视觉识别系统。这为农场吸引了众多游客,她也因此被前来参观的游客亲切地称为“佩奇姐姐”。
近年来,沈燕燕大力开发休闲农业项目,将生态园划分为“内环”艺文休闲区、“外环”游览观光区、“中环”农业体验区三大功能区域,打造了水果采摘、农耕种植体验、湿地游览、田园瑜伽等一系列特色活动,让游客们在亲近自然的同时,深度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

今年夏天,沥江生态园终于落实了营业执照和其他的相关证件。很快,民宿就将正式对外开放了。“我们的房间装修不走高端路线,但保证干净舒适,所以价格也是老百姓消费得起的。”沈燕燕介绍,“我们的核心特色一定是我们的风景和环境,人们来到我们这里住宿,肯定是希望能够融入到大自然中的。推开房间的阳台门,看到的就是绿色的小山坡。”
中国传统的农家乐,给人的体验比较千篇一律。提到农家乐,人们更容易想到的是退休老人结伴去打牌和吃吃喝喝的地方。但体验过国外农场的沈燕燕认为,农场可以是一个给人带来朝气的地方,既有朝气又能带来松弛感。“我现在的方向就是想往国外农场给我的体感去做,我知道我们未来的方向,希望能跟大自然更近距离一些,打造轻松的、不刻板的感觉。”她强调,“这是农业以后真正的出路”。
沈维高经常叮嘱自己的女儿:“心不能急,一步一步来,就会一天比一天好。”沈燕燕说,自己和父亲的很多理念是一样的。“比如他和我都相信,一旦自己选择了一个方向,那么就要按照这个方向走。不要去看别人做得有多好,而是要坚持自己的方向。”
来源 | 新闻晨报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殖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