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集团董事长秦英林: 不用大豆也能养猪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牧原集团董事长秦英林在接受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记者专访时表示,合成生物技术为养猪行业提供了新的途径,不用大豆,也能养猪。
秦英林介绍,以往在配置猪饲料时,虽然已经通过玉米发酵合成赖氨酸、苏氨酸等氨基酸来降低豆粕用量,但当豆粕用量降至5%~6%时,就无法再继续降低,因为饲料中还缺乏其他小品种氨基酸,而这些只能通过豆粕来补充。然而,豆粕价格波动较大,且我国对进口大豆的依赖度较高,这给养猪行业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21年牧原集团与西湖大学展开合作,共同研发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等小品种氨基酸的发酵技术。此前,由于发酵效率低、转化效率低,这些小品种氨基酸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使用起来并不划算。但在与西湖大学的合作中,这一难题被攻克,异亮氨酸的成本大幅降低。从技术层面来看,如今已经可以完全不用大豆来制作猪饲料。
秦英林指出,合成氨基酸具有重要的价值,它相当于一个“豆粕平衡器”,当豆粕价格上涨时,就可以通过添加合成氨基酸来替代豆粕,从而降低饲料成本;而当豆粕价格下降时,再适当增加豆粕的使用量。
“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有助于降低养猪成本,还能减少对进口大豆的依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同时也对生态贡献非常大,目前每头猪实现氮减排1.26公斤,如果全国推广豆粕减量,养猪可实现氮减排82万吨。”秦英林如是总结。
禽高创(山东)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毅:当前肉鸭养殖中大量复制和借鉴肉鸡养殖经验的做法存在严重问题
7月15日~16日,禽高创(山东)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毅在“康源杯·第三届(2025)水禽产业五岳论坛暨山东肉鸭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分享报告时指出,当前肉鸭养殖中大量复制和借鉴肉鸡养殖经验的做法存在严重问题。这种忽视二者本质差异的做法,生动地体现了“鸡同鸭讲”的困境,严重制约了肉鸭产业的发展。
许毅表示,在过去二十年家禽养殖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肉鸭和肉鸡都被视为产出白肉的禽类,但随着产业实践的不断深入,肉鸭和肉鸡的巨大本质差距越来越明显。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生理特征上,还体现在养殖管理操作中。正视并理解肉鸭和肉鸡的本质差异,走独立自主的技术研发路径,是未来肉鸭产业技术升级的必由之路。
许毅从通俗的角度介绍了肉鸭和肉鸡的巨大差异:
·鸭肉是红肉,而鸡肉是白肉。尽管禽肉通常被认为是白肉,但从外观上看,鸭肉更偏向红肉,鸡肉则更接近白肉。这种差异反映了两种物种完全不同的进化特性。肉鸭的祖先更接近野鸭,鸭子飞行能力较强,飞行时耗氧量大,因此其血红蛋白和肌肉中红肌的比例远高于肉鸡,肌肉呈现鲜红色。
鸭子是横着眨眼睛,而肉鸡是竖着眨眼睛。鸭子作为水禽,需要在水中捕食,但不能闭着眼睛抓鱼,因此进化出了半透明的横眼睑来隔绝水并透视。这种生理结构的差异不仅决定了肉鸭眼球的特殊性,也反映了鸡鸭对光线的敏感度存在极大差异。
针对肉鸭产业的未来研发方向,许毅指出,未来肉鸭产业的研发方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在育种上选择偏向副产出成而非单纯追求产肉性能;
• 在饲料上改变物理性状和饲喂程序,回调料比、提升鸭胗、羽毛等副产出成的价值;
• 在养殖上需要尊重肉鸭极弱的散热能力和敏感的性格特性,创新通风和管理模式;
• 在副产利用上,以需定产做大副产“蛋糕”;
• 在动保技术上,理解水禽独特的免疫机理差异。
正大集团与百胜中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7月24日,正大集团与百胜中国在正大集团北京总部举行“携手共进、创赢未来”高层研讨会议,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吉人和百胜中国首席执行官屈翠容分别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签约仪式上,双方围绕行业趋势与合作细节展开充分研讨。正大集团团队分享了全球消费趋势、市场机遇以及成功赋能国内品牌出海的宝贵经验,双方回顾了在鸡肉、鸡蛋、蔬菜、牛肉及现代食品等领域的良好合作基础,百胜中国团队分享了包括Lavazza咖啡在内的品牌发展理念。双方就拓展合作品项、深化全球合作、探索咖啡及水饮等新领域发展进行了建设性讨论。
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吉人表示,正大集团与百胜中国多年来建立了坚实的互信基础与高效协同机制,集团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进一步投入技术、资源与创新力,深化与百胜中国在产品研发、品牌打造、全球化供应链等领域的战略协同与资源整合,为百胜中国提供更优质、高效的供应链支持。
百胜中国首席执行官屈翠容表示,高度欣赏正大集团的综合实力与发展理念,以及对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的坚定投入与品质第一的价值观。希望正大集团进一步发挥“从农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优势及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助力双方在产品创新、供应链整合、食品安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持续深化合作,努力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取得广泛成果。
央行、农业农村部发文:鼓励畜禽活体纳入抵押范围,合理延长贷款期限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要加大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金融投入,合理延长贷款期限,通过循环授信、无还本续贷等方式,支持生猪、肉牛、奶牛、肉羊、水产品等产业稳定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将农业设施、农产品存货、畜禽活体和水产等纳入抵质押物范围。
此外,《意见》强调,要健全金融服务农村改革体制机制,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农业设施和畜禽活体的确权颁证、抵押登记等管理制度,扩大抵押融资覆盖面,推动盘活农村资源资产。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