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智农通APP行情宝数据显示,全国生猪均价为14.23元/公斤,较前一日下跌0.11元/公斤,猪价延续深度下跌趋势。全国范围内,25个省份的生猪价格出现下滑,仅1个省份小幅上涨,其余省份保持稳定。其中,贵州外三元生猪均价最低,为13.28元/公斤;广东则以15.55元/公斤位居全国最高。
从整体走势来看,生猪价格中枢持续下移,市场情绪仍较为低迷。南北主产区普遍呈现出供强需弱的局面,养殖端出栏压力不断加剧,终端消费疲软态势未见明显改善。北方主产区受集团场价格调整影响,散户出栏价格随之走低,稳价难度日益加大。南方市场在周边区域价格走弱的带动下,养殖端挺价信心受到打击,卖方让利空间扩大。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抗跌区域也出现松动迹象,表明市场底部支撑力量正在减弱。
供应端呈现“量价双压”特征。规模养殖场维持高位出栏节奏,部分企业为完成月度计划加速放量,散户跟跌情绪蔓延,导致市场流通货源充足。需求端则受季节性消费淡季影响,白条走货缓慢,屠宰企业开机率维持低位运行。供需错配导致猪价持续承压。不过,近期有关部门提出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思路,为破解当前困局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农业农村部召开的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释放出重要政策信号,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当前市场矛盾正从单纯的供需失衡向产业结构深层次调整演变,政策面的主动作为与市场自发调节的双重作用开始显现。值得关注的是,会议提出要健全产能综合调控机制,通过“适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等举措优化产能结构,这不仅回应了当前阶段性产能偏高的问题,也为产业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此外,会议还强调要强化市场引导和政策支持,未来或将通过金融工具、产业补贴等市场化手段平抑价格波动。
从市场逻辑来看,当前猪价走势正处于“政策底”与“市场底”的双重博弈之中。短期内,养殖企业出栏计划仍较充裕,而终端消费受高温天气制约难有起色,价格或将继续探底。但随着价格跌破部分成本线,市场可能出现阶段性惜售情绪。随着政策工具箱的逐步开启,特别是产能调控机制的完善,中长期市场预期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建议养殖户在当前阶段既要关注出栏节奏把控,更要着眼产业升级机遇,通过参与“企业+农户”等新型合作模式提升抗风险能力。
给养殖户的真心话:猪价涨了别贪心,跌了别恐慌。当前市场波动较大,一定要根据自身资金和存栏情况灵活调整。与其赌行情,不如把猪养好,降低成本才是硬道理。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