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重要的畜牧大省,山东不仅在养殖、饲料和屠宰领域表现突出,在兽药产业方面同样遥遥领先。根据官方数据,截至2023年底,山东省共有纳入统计的兽药生产企业290家,较上年增长6.6%;实现总产值178.6亿元,同比增长5.1%,继续稳居全国第一。其中,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达27家,占全省兽药企业总数的9.3%,贡献了132.8亿元产值,占比高达74.4%。
进入2024年,行业预计仍将保持增长态势。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整体产业规模,山东在全国兽药行业中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从GMP认证情况看,自2021年以来,已有215家兽药企业通过新版GMP认证。由于部分企业仍在申报或尚未公布信息,实际数量可能更高。此外,还可能存在漏统、未更新等情况,欢迎读者在评论区补充更正。
这些通过GMP认证的企业,代表了山东兽药行业的规范化水平。如此庞大的认证企业群体,也反映出该行业竞争之激烈。215家企业分布于全省16个地市,其中潍坊以76家企业遥遥领先,占总量的35%,成为名副其实的兽药产业高地。德州紧随其后,拥有28家企业,占比13%。临沂(17家)、济宁(16家)、菏泽(16家)和泰安(15家)则构成了第二梯队,合计占据近三成份额。烟台(11家)在胶东地区表现突出,其余地区如滨州、淄博、日照等地也有少量企业分布。
山东的兽药企业并非千篇一律,产品覆盖广泛。有些专注于禽类用药,有些侧重反刍动物药品,更多企业则是多畜种兼顾,但各有主攻方向。龙头企业如齐鲁制药、鲁抗医药等早已成为业内标杆,青岛易邦、信得药业等生物制品企业也在行业内享有盛誉。为了更好地服务行业发展,山东还成立了省级兽药协会,并于近年更名为“山东省动物保健品协会”,涵盖范围更广,定位更加高端。
然而,近年来兽药行业面临严峻挑战。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养殖端成本压缩明显。据某放养公司数据显示,目前每头猪的平均药费已降至30元以内,优秀者甚至控制在20元以下。与此同时,家禽行业陷入低迷,肉鸡、蛋鸡、水禽市场普遍不景气,反刍动物养殖也持续承压,奶牛、羊、肉牛等行业仍未见明显起色。行业寒冬之下,兽药企业纷纷各显神通,努力提升自身竞争力,期待春暖花开之时重获生机。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